踏入春夏季,天氣開始潮濕炎熱,隨着雨季來臨,蚊蠓大量滋生,爸媽最擔心小朋友被叮而令皮膚變得痕癢紅腫,出現水泡、皮膚發炎,發燒或其他過敏情況。蚊還會傳播瘧疾、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傳染病症,要避免孩子被蚊叮,記得做好防蚊措施。
說到防蚊用品,相信家長都曾購買過蚊怕水、蚊怕膏、蚊怕貼、防蚊手帶、超聲波驅蚊器等。香港驅蚊產品中最常見的成份包括避蚊胺(DEET)、茄紅素、埃卡瑞丁、檸檬桉/檸檬尤加利油。根據衛生署網頁資料,含DEET的產品最具成效。不過有調查就發現,市面上很多產品的DEET成份含量較高,可能令皮膚、眼部敏感,甚至頭痛眩暈、噁心嘔吐。一般不建議2歲或以下的幼兒使用,不建議2至12歲的小童使用超過10% DEET,一天亦不宜使用超過1次;即使是成年人,也不建議一天使用超過3次30% DEET。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出,孕婦及6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DEET驅蚊劑,但建議兒童應盡量使用較低濃度(10%以下)的。現時DEET仍具相當的爭議性,家長宜慎選適合的防蚊產品,購買前先看清楚成份及標示,了解用法,如有問題最好請教醫生。
4招防蚊措施
- 穿上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可完全遮蓋足部的鞋,避免穿拖鞋或涼鞋,把褲腳塞進襪子裏。
-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護膚品,出門前塗上驅蚊劑,並按時重複使用。成人可用走珠式驅蚊劑或驅蚊膏塗於自己雙手,然後才塗在兒童皮膚上,避免手掌、眼、口部周圍、傷口等。應避用噴霧劑,以免誤入兒童眼睛。如需塗防曬用品,最好先塗防曬,隔半小時後才用驅蚊劑。
- 到公園或郊外時,避免穿過草叢或樹叢,不要觸碰行人徑兩旁的植物,避免在草叢、樹叢或潮濕陰暗處歇息,不要把衣物掛在草叢或樹叢上。
- 在嬰兒手推車上加上防蚊紗。
護理方法
被蚊蠓叮咬後皮膚會痕癢紅腫,通常幾日後會自動消退。可即時用冷濕毛巾或冰墊敷患處,或用清水沖洗以減輕腫脹,再用肥皂清洗有助止痕,切勿用熱水或口水,之後塗上潤膚膏。有些小朋友被叮咬後或會發燒,或皮膚過敏情況嚴重,最好去看醫生,醫生會按個別情況處方退燒藥、含有微量類固醇的藥膏或口服藥物如抗組織胺等。
部分資料來源: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延伸閱讀:
現代爸媽 5招減壓攻略
讓孩子愛上閱讀 「LOVE TO READ愛‧閱讀」活動
※如欲率先接收最新親子資訊,請讚好我們的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ampimomhk/,並於「Liked/已讚好」選單設定「See First/搶先看」,以及在「Following Button/追蹤中」 內選 「 Notifications On/通知開啟」,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