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劉秀成是香港著名建築師,從事建築超過40年,曾獲香港傑出建築師獎、香港藝術家年獎、銀紫荊星章等。香港很多國際學校及大專院校都出自他的手筆,他設計建築不忘保護環境、保育文化。致力教育下一代的他設計每一所學校時,都由天、地、人的建築理念出發,作品實用美學兼備,歷久常新。
劉秀成教授年輕時已經立志做建築師。他小時候曾經到訪中環舊匯豐銀行總部,當看到以維多利亞式設計、有拱形屋頂的舊匯豐銀行總部時,覺得這座建築物很美,印象深刻,令他立志要做建築師。
朝着童年夢想進發的他,最終在25歲取得加拿大明尼吐巴大學建築學學士資格,之後在1988年取得澳門東亞大學工商管理項士資格。劉教授多年來先後擔任香港大學建築系講師、高級講師、教授及系主任,現時為香港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人文及法律學院名譽教授,也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2004年-2012年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
建築理念:天、地、人
劉教授的建築理念以天、地、人為主,天是指氣候,地是指不同地方、人是指使用者。劉教授的知名學校建築作品由小學到大專院校都有,由他設計的多個教育建築項目屢獲殊榮,例如香港澳洲國際學校、大潭香港國際學校、法國國際學校、西島中學等曾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大獎及優異獎。
澳洲國際學校:善用有限土地
香港土地面積有限,劉教授能夠充份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積,設計出強調空間感、開揚感且實用率高的校舍。其中以位於九龍塘的澳洲國際學校為例子,由於基地面積有限,設計校舍時將中間草地作為球場,校舍則建於邊緣,低層為小學部,高層為中學部,感覺開揚。校內使用澳洲特色地石及種滿澳洲植物,盡顯澳洲文化特色。
大潭香港國際學校:首建地下停車場
另外,在設計大潭香港國際學校時亦利用每一分每一寸土地。由於大潭的交通不算方便,他遂想到可建造地下停車場,讓更多學校老師、職員用汽車代步;依山坡而建的露天劇場就利用天然環境及大量綠色植物作為隔熱措施。因應美國自由及運動文化,劉教授設計出一個面積最大的運動場,學校內亦有好多優閒空間,例如採用中國陰陽概念為設計主題的花園,就可讓學生在課餘時候自由休息。
法國國際學校:結合法式建築美學
法國國際學校結合了香港建築風格和法式美學,劉教授利用斜坡的特點設計出實用又充滿結構主義特色的建築群,以中庭為主體建築物,每座建築物的平台相連,總共有32個課室、體育館、圖書館、游泳池、食堂、有蓋停車場、停車坪甚至連教職員校舍也有。中庭部分環境天然通風,採用玻璃頂,能夠將大量天然日光納入室內,既節省資源又環保,而且很配合香港的天然氣候,在當時來說可是環保先鋒。學校以簡約風格為設計概念,利用不用線條和圖形的配搭,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是香港少見的特色學校建築。
西島中學:利用天然山坡環境
至於劉教授另一個著名的學校作品,就是位於薄扶林域多利道的西島中學。由於地形困難,設計建築時曾面對最大的挑戰,不過他最後都能利用天然山坡環境設計出空間感強、通風及注入環保元素的校舍。學校有三座建築物,樓高十層,內設課室、演講廳、一個25米室內泳池,學校採用大量天然光,其中有蓋籃球場四面落地玻璃,而開放式弧形通道連繫各座大樓,四通八達。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學習資源中心:與樹木結合
劉教授一直致力環境保育工作,在設計校舍時不忘初心。建築設計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學習資源中心時,特別保留原址庭園內所有樹木,並將樹木群和建築物結合,達到中國傳統建築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而學校天台則開闢為空中花園,為師生提供更多綠化環境,這也是建築師想帶給年青人重要的保育訊息。
香港大學附屬學院(九龍東分校)
※如欲率先接收最新親子資訊,請讚好我們的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ampimomhk/,並於「Liked/已讚好」選單設定「See First/搶先看」,以及在「Following Button/追蹤中」 內選 「 Notifications On/通知開啟」,多謝支持。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