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早產嬰的媽媽,需要比其他媽媽付出更多心力和時間,單是學習食奶,早產嬰就要比其他足月嬰兒用上更多時間。
Sandy的女兒雯雯 35週出世,是早產嬰,Sandy在醫護人員鼓勵下,決定餵人奶。「人奶係早產BB最有營養嘅食物,因為人奶裏面嘅營養成份最能滿足早產BB嘅發展需要,而且人奶令早產BB容易吸收,又可以提高佢哋嘅免疫力,所以我決定餵人奶。」
但是,雯雯出世後一直在加護病房留醫, 不能埋身食奶,Sandy唯有在家努力泵奶,每三小時泵一次,半夜也較鬧鐘起身泵奶,泵好的奶就儲起來放在雪櫃冷藏,每天到醫院兩次送奶。縱然辛苦,但為了雯雯的健康著想,Sandy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不過,雯雯剛開始食奶的時候,由於仍未懂得吞咽,需要用胃喉餵奶,「有時見她用力將條胃喉扯出嚟,好似好唔舒服咁,睇見就覺得好心痛。」用胃喉灌奶的日子過了兩星期左右,姑娘叫Sandy嘗試用杯餵奶,但雯雯用杯食奶時很易嗆奶,於是姑娘建議改用奶樽餵奶,「我都掙扎咗好耐好唔好用奶樽餵奶,因為會令佢有『乳頭混淆』,佢習慣咗用奶樽食奶後就會抗拒埋身。但我好擔心佢會嗆奶,所以最後都係決定用奶樽。」
Sandy憶述雯雯剛開始用奶樽食奶時,她像是沒有足夠力氣去吸啜,食5ml的奶也要花上很多時間,不過慢慢她就進步了,姑娘也讚她「啜得好叻」。另一個餵奶難題是早產的雯雯腸道較弱,很容易嘔奶,掃風的時候經常嘔大量的奶,有好幾次姑娘更擔心她嘔奶是有其他原因導致,安排她照X光,以確定她的腸和胃沒有問題。「當時我仲覺得醫院小題大做,BB嘔奶好平常,唔使次次都照X光吧。但後來睇新聞見到有個患腸扭結嘅BB嘔奶後,因為冇即時發現腸有問題,錯過咗救治機會,果時先知原來BB無故嘔奶唔可以忽視,醫院嘅細心檢查都係為咗BB好。」
雯雯現已一歲,在Sandy努力餵哺人奶下,磅數已追上同齡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