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流作轉」(Turn-taking Ability)字面上似乎很難理解,其實說白了,重點在於「輪流」。將它套用在幼兒發展過程上,就是指幼兒在與別人進行對話,或一起遊戲時,知道自己應該何時開始及結束,能與對方產生互動的能力。由此可見,「輪流作轉」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交技巧之一。家長宜在幼兒兩歲左右向他們灌輸相關概念,對其日後的語言、社交發展均有很大幫益。
生活中都是「輪流」
在社會生活中,到處都見到「輪流作轉」的「身影」,例如對話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輪流講;到公園玩遊樂設施,也要一個個輪著玩;玩棋類這種靜態遊戲,同樣要跟著次序玩……要是當中有人不耐煩了,不再等待,進而想「打尖」,這個對話或遊戲中的「輪流作轉」互動性,就會被打破,後果如何?除了令其他參與者感到生氣,破壞者自己也未必能得到好處。因此,家長宜在子女兩歲左右,開始能理解簡單社交概念的時候,以輕鬆、玩樂的手法,誘導子女理解「輪流作轉」的重要性。
四個方法 訓練「輪流作轉」
方法一:玩遊戲學規矩
玩遊戲最能體現「輪流作轉」的運作機制。面對兩歲左右的幼兒,建議家長選擇一些有趣味性、又需要孩子等待、輪候的遊戲。例如玩氣球遊戲,規定一人一下把氣球拍給對方,孩子必須等家長把氣球拍向他,才能去拍氣球,從而讓孩子學懂輪流的概念。
方法二:家長親身示範
小朋友最喜歡模仿父母言行。家長可示範如何輪流玩遊戲,協助孩子掌握技巧。例如父母可安排布偶和孩子一齊玩遊戲,父母排第一、二位,孩子排第三,布偶排最後,然後輪流斟茶、吃茶點。此外,亦可多帶孩子到公園玩耍,製造多些機會學習及練習輪流技巧。若孩子愛聽故事,家長亦可投其所好,與孩子一同閱讀有關輪流的故事繪本,並加以講解。
方法三:語言手勢提示
家長亦可與年幼的孩子玩互相推車子,或輪流放積木入箱子等遊戲,過程中以簡單的言語或手勢協助他們去理解。因為孩子年紀太小,未必會留意到家長已完成了動作,所以家長可提示孩子輪到誰,例如「到你了」、「到我啦」;又或者執著孩子的手,輕拍他自己的胸膛,或用手指指向孩子,去示意輪到他。此舉有助小朋友明白與人遊戲時,需要輪候的概念。
方法四:誘導為主勿強迫
坊間有很多桌上遊戲,例如「層層疊」等,既有趣又能讓孩子與朋輩練習輪流技巧。但有時孩子不願意放下手上的玩具,或者不想等待,家長應如何處理?大家不必責怪孩子不守規矩,可以先了解原因,然後引導他學習等候「小明玩好,就輪到你了,再排一會兒隊便可再玩。」若孩子情緒仍未平伏,亦可提供其他選擇,詢問他是否想玩其他玩具。
後記
言語治療師相信,一般幼兒在兩歲前,需要建立一系列語前技能(Pre-language Skills),包括對聲音的反應和辨別、模仿能力、發聲能力、專注力、輪流作轉能力,以及概念建立等能力,為日後的語言學習作好準備。所以家長不妨在遊戲中滲入「輪流作轉」的元素,既能促進子女的語言學習,同時亦提升其社交技巧,一舉多得。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