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即使是初小學童,就已經要應付各科功課、考試或補習,為的是爭取佳績,升讀好學校,休息時間都嫌不夠!其實,壓力過大很容易令學童產生「厭學」心理,失去對知識的熱情與追求,豈不是本末倒置?家長可嘗試從L.E.A.P.四方面幫助子女減壓,讓他們重拾愉快學習的心態。
從語言管理開始
L.E.A.P.的L是指「語言管理」(Language Management)。顧名思義,家長要留意與子女溝通的說話,盡量減少指令式語言,如「你馬上去做XX」等,在向子女提出要求同時,多採用建議式語言,如「或者」、「不如」;又或者建議另一個更好的處理方式,或提出開放式問題,讓子女自行選擇。有研究指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較多使用建議式語言,可令子女較自主地作出選擇,亦較能按規則完成事情。其實大家試想想,成年人在命令下做事,亦會感到不情不願,壓力很大;如果有較溫和的建議或自主選擇,做事的動力自然提升,心情亦較佳,所以協助子女減壓,要由家長改變態度開始。
作出適當提示
E代表「環境設計」(Environment Design)。剛升讀幼稚園或初小的學童,對指令的理解、生活規律、情緒控制等,未必能作出正確的處理,或會感到不安,因此需要家長的協助。家長可用圖文卡製作標貼,提示子女家中不同物件的存放區,如學習用品、衣物、玩具等,亦可在起居、用膳、做功課的地方,貼上「學習區」、「玩樂區」等標示,以及日程表(列出做功課與休息的時間)等,協助子女掌握生活規律。當然,家長必須遵守規則,不能在指定休息時間,不斷提醒子女要溫習。另外,家長亦可以貼上「生氣時深呼吸」或「生氣時到紓緩區休息5分鐘」等情緒提示,有助子女減壓。
玩樂活動不可少
學習必須勞逸結合,只付出「勞」,沒有「逸」的調劑,學習只會事倍功半,因此代表Activities的A是學童減壓不可或缺的重點。家長除了要在子女各項功課之間,安排休息時間外,在假日亦應盡量安排子女自由玩樂的時間,或優質的親子體驗。例如家長與子女一起參與體驗工作坊、一齊玩紙牌、棋類遊戲或球類遊戲等,一來能夠加強親子間的互動與溝通,二來玩遊戲(無論是靜態或動態)有助激發幼兒運用各種能力,如短期記憶、策略思考、快速反應、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耐性等,絕非浪費時間。
小難題大得著
最後的P,是Problem-Solving。家長應該放手,信任子女,讓他們嘗試解決生活、學習上的小困難。應如何做?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不必第一時間插手,而是鼓勵他們嘗試。若他們無法解決問題時,可先描述自己的解難計劃和步驟,詢問孩子的想法,提醒他們回顧過往經驗,以啟發他們思考自己的解決方法。若孩子的嘗試失敗了,家長可以共同檢討來取代指責,欣賞他們在當中付出的努力,提出改善的建議,並鼓勵子女再作嘗試。讓子女接受難題的挑戰,好處是可以讓他們累積更多處事、解難的經驗,在日後遇到問題時,他們便能以自信的心態、穩定的情緒去想辦法。當小朋友不會一遇到困難就感到不安,或第一時間想依賴他人,他們的心理壓力相對較小,而他們亦能在解難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將壓力變成一種動力。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