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沸騰、攻守秒速轉換、男女同場混賽、共融性高」是躲避盤(Dodgebee)運動最引人入勝之處,它由香港躲避盤總會從日本引入的一項激烈又好玩的新興運動,玩法結合躲避球及飛盤,現在已風靡全中小學校園,好評如潮,人人為之著迷,小息或課後時間讓學生盡情釋放能量,享受揮灑汗水的暢快刺激感。
總會使命及宗旨
香港躲避盤總會(Hong Kong Dodgebee Association,HKDA)於2015年成立,致力推廣躲避盤這項新興運動,希望透過運動訓練,培育及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心、意志力及團隊合作精神,並強化玩家的體能質素。HKDA至今已在全港舉辦多個公開賽、中學組、小學組,現時接觸過躲避盤之中小學已超過200間。起初總會由一群由老師及社工創辦,並在學界及社福界推廣開去。
躲避盤比賽攻守節奏明快,緊張刺激,令人熱血沸騰。
比賽前雙方列隊,以示尊重。
玩法簡單易上手躲避盤最先於美國發明,期後在歐美風行,再由日本將躲避球的玩法加上軟飛盤的設計,開始帶起了躲避盤運動的研發與推動。躲避盤正式名稱為「Dodgebee」,意思即躲避球(Dodgeball)結合飛盤(Frisbee),以躲避球方式玩飛盤,原來刺激好玩又安全,因為躲避盤都是用海綿和尼龍製作,即使被擊中亦不會覺得很痛,深受家長歡迎,它有別於躲避球,躲避盤的飛盤軌跡會因應玩家出盤的方法不同,加上空氣的阻力而轉彎,而躲避球多是單一軌跡進行,所以躲避盤玩法變化多端,難得熱潮席中小學校園。
比賽開始前各隊必須先決定內場、外場的人數。人數可自由決定,惟內場、外場至少要有1人以上。
攻擊手必須在5秒內將躲避盤投擲出去,外場攻擊成功者即可進入內場。
共融性高 適合男女混賽這項新興運動玩法簡單易上手,共融性高,可同時容納多名玩家,正式的中學比賽為10人對10人,小學則為13人對13人,一局比賽為3分半鐘,男女可同場混賽,在躲避盤運動中,男女技能及體格差異不會太大,男玩家多是力量及速度型,勇於站在外場外圍進攻得分,而女玩家則屬機智和冷靜型,多站在內場前排外圍,擅長避盤和接盤,然後再透過傳盤到外場組織攻勢,反守為攻得分。如果正規比賽只需要一個9米X 18米的排球場規格便可。即使不是比賽,平日一群朋友在空地或公園中都可以自得其樂,沒有場地限制。
欲了解更多比賽規則,請瀏覽香港躲避盤總會網頁
https://hkdodgebee.org/briefing/competition-rules
防守隊員在躲避盤未落地前,以任何方式接住躲避盤均可。若漏接或被擊中即判出局,出局者須立即移動到外場。
玩家為之著迷 牽動中小學校園香港躲避盤總會學界運動發起人黎廣業教練(黎Sir)表示,他有信心躲避盤將於五年內成為學界最Hit的運動,特別是小學,因為小學生很多時都活力充沛、精力十足,躲避盤正提供機會給他們盡情釋放能量,在場上透過傳盤、出盤、接盤等技巧鍛煉反應或協調,即使無盤在手的隊員亦要不停走動去避盤,拉開空間,為隊友製造進攻機會,繼而得分擊敗對手。黎Sir笑說看過平日只愛打機而不愛運動的小朋友,「盤飛到埋身都會玩,他接盤傳盤後都有成功感。」同時,躲避盤的參與人數、過程比一般球類運動為多,人人都可參與其中。
黎廣業教練擁有三級教練牌照,全港只有三名教練擁有此資格。
提升反應判斷力 練手腳協調黎Sir續說,玩躲避盤主要可鍛煉玩家的ABC能力,A指靈敏性(Agility),即玩家接盤、出盤的反應,B是平衡力(Balance),如何避開對手的盤及作出反擊,最後的C是身體協調能力(Coordination),泛指雙眼及手腳協調能力。黎Sir指「躲避盤不會有個人主義,全部隊員都要多溝通,任憑一名選手有多厲害都好,他都有被擊中的機會。」正因為這種運動重視團隊合作及溝通精神,可鍛煉出玩家的機智頭腦、冷靜分析局勢及預視大局能力,一舉多得。
躲避盤講求團隊合作精神及戰術部署。
為尊重比賽及對手,賽後兩隊均需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