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神一樣的對手(BB),最怕……一樣的隊友(老公)。」相信這是不少新手媽媽或經驗媽媽的心聲。但筆者相信,大部分「隊友」只是不得其法,太太們不妨耐心引導,再偶爾「偷個懶」,或許就能激發先生的潛能,讓他搖身一變成為你的得力助手!
建立親職分工
古語有云「羅馬並非一天建成的!」所以學習是必須持續的;此前,更要灌輸學習的重要性。夫妻二人如果計劃要生小朋友,太太就要提前讓先生了解「父母團隊」分工的重要性,即使日後你們打算請家傭照顧嬰兒,也要作出商討。因為負責懷孕、生產的人是太太,而女性對於成為母親及母職責任,心態上的適應早在計劃懷孕期已經開始,但男性卻並非如此。所以,若希望先生在育兒實戰方面出一分力,太太應在計劃懷孕期,就要促進先生的參與度,例如一起買嬰兒用品的購置、討論嬰兒房的裝修、日後育兒的分工等。先生愈早參與,就能愈早了解到懷孕期、生產期、育兒期等各種問題,日後較能體諒另一半的辛勞,亦較樂於提供協助。
激發爸爸的「母性」
根據一份於2014年發表於《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的腦科學研究指出,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父親的大腦會產生變化,其大腦中的「哺育網絡」會被激發,顯示出「母性」!換句話說,「母性」並非女性所獨有。但研究同時發現,當母親在孩子附近時,父親這種「母性」會消失無蹤!研究直指,父親「母性」的活躍程度,與母親的「干預」,以及他與孩子相處時間成正比。所以,無論是新手媽媽或經驗媽媽,不妨「製造」機會,讓先生多與孩子相處,嘗試讓他獨力照顧孩子一、兩天;一來讓太太自己有時間休息,二來,讓先生體會妻子對家庭的付出。否則,「隊友」形同虛設,辛苦的只有太太一人。
勿放縱或放棄「隊友」
「隊友」表現的好壞,在乎接納與放手。這是真的!因為美國《兒童與家庭研究期刊》(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有一項有趣研究——追蹤研究了一批新手父母的育兒質量。當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父親覺得伴侶對其育兒沒有信心,他們在這方面可能會退縮,對照顧孩子變得不那麼積極及敏感。而研究亦發現,母親以主要照顧者自居,有權決定其他人的參與,而她們對先生的育兒手法不滿,相當於把父親參與的大門「關上」,令先生逐漸遠離「育兒團隊」。
所以,太太不能放緃或放棄「隊友」,應多與先生分享育兒知識,而不是嫌棄他們。即使看到「隊友」的育兒行為不達標,亦盡量不要指責,嘗試給予建議及指點正確的方法,讓先生重拾自信。太太亦可以偶爾「偷個懶」,放手讓「隊友」在實踐中鍛煉,屆時,他愈來愈熟手,可分擔的工作自然愈多,太太亦可以輕鬆一點。
後記:讚賞十分重要
先生就是一個大孩子。將促進小朋友愛上學習的方法用在他身上,同樣有效——要適當引導,更需要讚賞與認同!太太對待自己的「隊友」亦要抱開放的態度,多予讚賞、樂做「旁觀者」,絕對有助提升其育兒的自信心,同時亦能增進父子感情。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