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不遺餘力地為子女尋找各種訓練班,希望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考能力,還有想像力及創造力等。其實有時家長只需每天抽出一小時,和孩子玩玩「故事接龍」遊戲,或許就能一次訓練上述多種能力。不信?可以回家試試看!
嘗試改變故事情節
不少3至5歲的學齡前兒童,都愛聽故事,家長除了可利用他們這種愛好,進行親子共讀外,亦可和他們一起玩「故事接龍」遊戲。因為即使一個故事重複了不下100次,孩子對當中的內容都爛熟於胸,有時你說錯、說漏,他們都清楚得很。既然這樣,家長不如改變故事當中一些元素,讓孩子接着創作出下面的內容。例如白雪公主沒有上巫婆的當,沒有吃下毒蘋果,會怎樣呢?或許孩子一開始無法給出答案。家長就能趁機與子女探討故事人物的想法等等,有助刺激他們的想像力。
鼓勵孩子勇敢表達
在小朋友編故事的過程中,可能會很沒系統,例如調亂了事件發生的前後次序、忘掉了某些人物,甚至言語不清等。又或者,會講出「麥兜式」的故事:「從前有個人後來他死了」。家長不必馬上指出孩子的錯誤,以免打斷他們的思路,反而要鼓勵孩子多思考,問問:「這個人是誰啊?怎麼死的?」這樣,孩子就會想辧法回答你。家長要欣賞他們付出的努力,即使最終答案仍然不合理,例如「那人吃空氣哽死了。」總之,先鼓勵,之後家長再想法子,解釋為何吃空氣不會哽死的道理。
邏輯思考能力獲得提升
透過改篇熟悉故事的訓練,孩子會明白到,同樣一件事只要當中某個細節改變,就會帶來不同的後果;他們對於因果關係等邏輯思考能力,能得到提升。而當熟悉的故事都有了新結局,家長就要用新故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家長一開始不必把故事說完,而是中間停頓,放手讓孩子去創作。透過創作和講故事,小朋友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發揮,其語言能力、表達能力亦會有所提升。此時,家長就可以教導幫他們,梳理一個故事應有的元素——何人、何地、何時、何事、為何(發生)、如何(發生)——即寫作最基本的「六何法」。
開啟創作的大門
「故事接龍」遊戲可以由簡短到詳細,由倒敍(很多童話故事的開頭都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到順敍(故事卻按順敍發生),小朋友可在當中學到不少寫作的知識。除了上文講過的「六何法」之外,幼兒也能從故事情節的發展中,了解到巫婆的可怕、小動物的可愛等,能學到不少動詞、形容詞的,豐富他們日常運用的詞彙。家長可能會發現,就算孩子還不會作文,但說話的條理性、邏輯性會有很大改善,對於事情發生的次序,有較好的理解。至於溝通詞彙,他們有時也會用上故事人物說過的話,甚至會模仿人物的語氣。可見「故事接龍」遊戲對孩子日後寫作、溝通有正面的作用。而家長唯一要注意的是,小朋友容易將想像與現實混淆。如果有一天,孩子告訴你,有隻小貓飛過馬路,你不必大驚小怪,反而要耐心地問清楚原因,再作解釋。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