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離開媽媽的子宮,呱呱墜地後,在新環境的刺激下,激發起他們各種與生俱來本能的反射動作。各位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那就不會被小寶貝的正常反射動作嚇到手忙腳亂了!
反射動作為求生存
所有生物或動物都有天生的本能反應。在神經系統未發育健全之前,新生嬰兒出現獨特的反射動作,除了表示求生,也代表他們在適應新環境。這些反射動作是由腦幹、脊髓等系統功能的聯合運作下,進而表現出來的。而這些動作,一般在嬰兒大腦發展成熟後,就會慢慢被其他發展出來的功能所取代。
1.驚嚇反射(Moro Reflex)
當新生嬰兒在寧靜的環境中,突然聽到外界的響聲,如:關門、風吹、撞到東西或汽機車響等,他們整個小身體都會有類似「嚇一跳」的反應。
動作表現:
寶寶的雙臂會伸直、外展,手掌張開,脊柱與軀幹都伸直。之後,雙臂彎曲成擁抱狀,手掌握成拳頭,整個人像嚇了一大跳;然後會大哭。動作會因人而異,通常出生後約8周的嬰兒驚嚇反射最為強烈。
應對方法:
家長可輕輕壓制嬰兒四肢,反應很快會消失。若壓制不住,或只見單側有動作,其顫動狀況持續,則有可能是抽筋。兒科醫生建議,嬰兒睡眠時家長可用包巾或被子將他包住,有助降低驚嚇反應的影響。
消失時間:
3至4個月會慢慢淡化,到6個月大則逐漸消失。
2.尋乳反射(Rooting Reflex)
當媽媽將手指或乳頭輕觸嬰兒嘴角時,他就會本能地張開嘴巴並轉頭尋覓,並作出要吮吸動作,這稱為尋乳反射。
動作表現:
這是嬰兒為獲得食物而作出的求生行為。當有物體碰觸到嬰兒的嘴角時,他會立即試圖尋找到物體來源並做出吸吮動作。嬰兒到3至4個月後,肚子餓了就會用哭喊來表達需求,尋乳反射會慢慢消失。
應對方法:
家長宜留意新生嬰兒的進食時間,按需要餵食,約兩小時餵一次奶即可。
消失時間:
約在6個月大左右此反應會完全消失。
3.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新生嬰兒會主動吮吸媽媽的乳頭或手指等,稱為吸吮反射。因為4個月大前的嬰兒以奶水為主食,到4個月或以後,其消化器官、唾液腺分泌等逐漸發育成熟,就需要攝食副食品,咀嚼動作會取代吮吸反射動作。
動作表現:
吸吮反射和尋乳反射是配套的反應。胎兒在媽媽子宮裏就已經在動嘴巴、吸手指,那是為了一出生就能吃奶而做的練習。出生後,嬰兒會自然地吸吮任何貼近他嘴巴的東西,包括媽媽的乳頭、手指、自己的拇指等。
應對方法:
在4個月大前,嬰兒有這種反應很正常。他剛開始進食副食時,要從吸吮為轉化到咀嚼,部分人會因不習慣而吐出食物,家長很容易誤以為子女厭食。因此,父母要給孩子時間學習食固體的咀嚼方式。若在4個月後,嬰兒的吸吮行為仍沒有淡化,則容易影響其咀嚼行為,牙床也會因為刺激太少,而令牙齒生長變緩慢。
消失時間:
在3至4個月開始淡化,6個月大則逐漸消失。
4.吞嚥反射(Swallowing reflex)
吸吮和吞嚥反射亦是配套的反應動作。嬰兒的吞嚥行為早在胎兒階段便有發展,出生後,則表現為吞嚥奶水,以維持生命。
動作表現:
胎兒早在媽媽子宮中就已經吞嚥羊水,該功能會隨着成長而成熟。而當水或奶水快要嗆入氣管時,嬰兒會本能地出現咳嗽反射或嘔吐反射來保護自己。嬰兒出生後吞嚥反射便已健全,但是偶爾仍會出現嘔奶、咳嗽等情況,這都是正常的。
應對方法:
此乃人類正常生理反應。吞嚥反射動作能隨着嬰兒的口腔肌肉發展而成熟,包括吸吮、吞嚥及呼吸等交互運用的行為;口腔的動作是最好的訓練,能令嬰兒在吃奶、食固的過程中更順利。
消失時間:
吞嚥反射會伴隨人的一生,不會消失。
5.牽引反射(Traction Reflex)
嬰兒平躺時,家長握住他的雙臂,順勢將他往上拉至坐姿;嬰兒的脖子會先向後仰,再用力往前,仿佛是要用後仰的力將頭頸往前仰,想要支撐起自己。這就是牽引反射。
動作表現:
這個反射動作與嬰兒肌肉張力的發展是否正常有關。一般嬰兒3月大後,頭頸會發展得更有力量,較能固定頭頸姿勢,不致於東倒西歪,同時會合併前胸上抬的動作。
應對方法:
這通常是兒科醫生用於評估嬰兒肌肉張力時所作的實驗。嬰兒剛出生時會利用此反射動作穩定頭部位置。家長不宜自行實施。
消失時間:
成長至3個月後,嬰兒頭頸能自主活動,反射就會逐漸消失。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