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流行親子共讀,來自台灣的資深兒童文學博士嚴淑女,從2003年開始兒童文學創作。她表示,親子共讀可以形成一種親子之間的親密語言,引發孩童較多的口語互動,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更可培養閱讀興趣及作文能力,好處甚多。然而,閱讀技巧需要培養和訓練,今次她便親身分享三個親子共讀的技巧和兩個禁忌,爸媽不妨多多學習!
親子共讀的技巧與禁忌
親子共讀的三個技巧分別是挑對書、朗讀的方法,以及說故事的方式。她指出,如果小孩年紀比較小,可以讓他看較淺白的童書,透過有質感和中英文的對照,讓小孩學習從觸感去認識書。其次是朗讀的重要性,她說:「文學作品中的文字是作家精煉過的口語,小孩透過大聲朗讀,便能了解麼樣去說精煉的口語。」至於說演的技巧,她表示,父母必需融入故事情景演繹,用聲音和肢體來適當表達。她提議,父母可按小孩個性和喜好來決定講故事的方式,還可以跟小孩創造秘密暗號,提升親密感。
不過她認為最重要的是,父母切忌考問和錯用書本,例如父母讀到故事內容時切忌罵責小孩,令小孩對書本產生抗拒,討厭閱讀。
親子共讀的正向教育
嚴淑女所創的樂活kids正向教育故事讀本系列,共有24個性格強項,透過親子共讀,小孩可以發掘及認識不同的性格強項,有助小孩建立正向心態和行為,更喜歡自己。好像繪本《小貓花花的陽光小屋》講述如何幫助小朋友提升情緒管理。父母可透過故事當中一些替代性的經驗來啟發小孩,發問假設性的問題:「如果是你的話,會如何做呢?」看看他會怎樣做,幫助小孩學習情緒管理。
從小培養親子共讀的習慣
小孩從小開始閱讀,對他們的成長發展有甚多好處,特別是相同的故事由不同人去演繹,更能幫助小孩換位思考。「爸爸媽媽跟長輩的思維也不一樣,不同人說同一個故事能夠幫助小孩換位思考,培養批判力、思考力、解難能力和創造力,同時教他們靜心聆聽和提升專注力。」她說。
不少父母進行共讀時會遇上各種難題,好像小孩沒耐性跑掉,或經常要求父母唸同一個故事。她說:「假如小孩年紀尚小,父母讀故事時小孩有機會爬走或跑掉,爸媽不用氣餒,可以堅持唸完一個故事,因即使小孩爬走,其實一直在聽,只要每天持之以恆,小孩的耐性便會愈來愈長。另外,小孩經常要求父母唸同一個故事,因為聽同一個故事可以給予他安全感,讓小朋友連繫故事和睡眠。」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