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經驗的累積,小朋友難免對「死亡」感到好奇。要向年紀小小的孩子解釋生離死別的觀念,還要為他們做好心理建設,這個難題實在考起不少父母!Champimom特別搜羅了數本優質兒童繪本,幫助各位爸媽通過圖文向小朋友解釋死亡這回事。
1.《可以哭,但不要太傷心》
作者:內田麟太郎
譯者:思謐嘉
故事由逝去的爺爺獨白,道出對孫子的不捨之情,懷緬對昔日祖孫兩人的溫馨時光。爺爺告訴孫兒,感到難過就哭出來,但不要太傷心,因為愛和回憶不曾遠離。繪本的畫風溫柔;遣詞造句觸動心靈。雖然講述是親人的逝世,卻充滿勇氣和療癒感。
2.《我永遠愛你》
作者:漢思‧威爾罕(Hans Wilhelm)
譯者:趙映雪
故事主角是一個小男孩,他每天都跟他的狗說「我永遠愛你」。在狗狗的生命走到盡頭時,這句話讓狗狗帶著滿滿的愛離去,也撫慰了男孩悲慟的心靈。整個故事以「愛的力量」為中心,令小朋友明白生命的交替是無可避免的事,但只要我們愛得及時,便能把分離的痛苦減輕。
3.《只要快樂不要哭泣,可以嗎?》
作者:于爾克.舒比格(Jurg Schubiger)
譯者:侯淑玲
故事發生在一個平安美好的村莊,那裡的村民不會生病;物品不會破損,所有事情都順順利利的。直到一天,村裡來了一個叫死亡的訪客。他為村莊帶來「逝去」、「痛苦」和「哭泣」⋯⋯從此,村民懂得知足常樂;也學會同理別人。這本書為死亡賦予更深層的意義——沒有悲傷和痛苦,怎能顯出生命的珍貴呢?
圖片來源:誠品網絡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