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醫生,然而她多年來一直感覺自己的工作是「接生」。她是非牟利機構「母親的抉擇」服務總監陳潔瑩。「我們照顧的是一位很重要的小朋友。在世界另一個 角落,有一夫婦,有一個家庭,這個孩子是他們等待以久的。」多年來她和團隊的「接生」工作是怎樣的?現在來了解。
流著淚道謝的應該是誰?
剛接觸「母親的抉擇」之時,陳潔瑩是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主修兒童心理及社會學的她,以服務小朋友為職志。她的第一份工作正是與照顧孩子有關。「機構的第一項服務是意外懷孕服務,開展之後就有孩子出生。創辦人認為每一個小朋友都值得擁有自己的一個家,可供一些希望建立自己家庭的人士領養。我們第一個幼兒之家就這樣成立。」潔瑩說。
當年本地領養程序需時較現在長,孩子被領養之前由機構照料。在機構服務多年,談到照顧孩子,有一個場景令她十分難忘。「一個孩子出生後在幼兒之家住上一年多,我看著他長大。某天終於有領養父母來接他。我第一次親手把孩子交給領養父母。我很記得,當時這對夫婦流著眼淚說多謝。」一聲多謝令潔瑩感到震憾,這是一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沒有人照顧,道謝的該她啊!「我們等了很久,這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
領養申請者要接受訓練
領養父母的一番說話完全改變潔瑩對自己人生的定位。「我覺得自己的角色很重要,不是很簡單地將小朋友交出去。我們照顧的是一位很重要的小朋友,在世界另一個角落,有一夫婦、有一個家庭,這個孩子是他們等待以久的。是一個這樣的配對!」潔瑩說,她和團隊就站在雙方中間,跟醫院裹負責接生的醫生一樣。
潔瑩說,機構的宗旨是為小朋友找一個最合適的家庭,而不是為領養家庭安排小朋友,因此申請者必須符合一定的要求。而當一對夫婦準備要進行領養申請,機構會有一連串的訓練,讓他們明白領養是什麼,將會面對什麼挑戰。
本地鮮少領養殘障兒
「例如,他們接受領養,並不代表家人和周遭的人可以。他們應該告訴孩子他是被領養回來的嗎?什麼時候講?怎樣講?領養是重要的三角形,小朋友、小朋友的生父母、小朋友的領養父母。傳統的概念是把一邊遮蓋著,不要講太多。但我們知道是遮不住的。我們有一個小組題目是『如何跟子女談領養』,相信父母有越多的準備就越不害怕。」
30 多年前加入機構,照顧過的孩子多不勝數,潔瑩的難忘事又豈止一兩樁。「我們一群特殊需要小朋友當中,本地領養不多,可說是沒有。這些年來,我們有超過 300 多個殘障孩子被海外領養,最大的已經 30 多歲--唐氏綜合症。記得有一個孩子,嚴重殘障,腦癱、不會說話和走路,遠方的一個家庭,預備好一切,把孩子接回去。每一次好像沒有希望,卻讓我們看見奇跡。我們相信每個小朋友都值得擁有一個家庭,每個小朋友都可以被領養。」因為不斷看見不可能的事發生,讓潔瑩還有她的團隊不怕鞎難,在另類接生的路上奮力前行。
圖片由「母親的抉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