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早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裡,不可或缺的一環,依據美國政府預估,約90%的家庭至少有一台微波爐;然而,這種常見的廚房機器,其輸出功率強大,最大甚至可到兩千瓦,溫度則在攝氏一百度以上(輸出功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能源或設備可以提供的能量)。
有些坊間傳聞宣稱,使用微波爐有輻射會導致癌症,以及微波爐煮食品會破壞食物裡的營養等,以下就為大家一一解開這些迷思的真相。
迷思一:微波爐的輻射很危險
微波爐使用超高頻電磁波,讓食物裡的分子移動得非常快,藉以達到加熱的目的,這種電磁波,甚至可以穿透紙張、塑膠和玻璃,但不代表被加熱的食物具有輻射性。
事實上,輻射可分為兩類: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指的是在醫院接觸到的X光,或在核能發電廠使用的輻射。如果接觸的劑量過多,可能會造成危險,因為這種輻射會造成DNA傷害,包括染色體異常、基因突變等。
然而,微波爐產生的是非電離輻射(Non-ionizing radiation),而非電離輻射,並不會造成DNA傷害,但這不表示使用微波爐就不需要小心,但也毋需太過煩惱,因為微波爐洩露出的輻射量都需要嚴格監控,像是美國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和廠商,都會檢測微波爐洩漏的輻射量。
然而,當微波爐損壞時,可能導致更多的輻射外露,此時風險就會增加。美國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警告,當微波煮食品時,不要站在微波爐的前方,而這項規定對於孩童來說更為重要,因為他們比成人更容易吸收輻射。
此外,經常確認微波爐的門或縫隙是否密合、機身是否有損傷,也是較保險的作法;如果機器還算新、也沒有任何損壞,應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但要留意別直接站在機器前面使用。
迷思二:吃微波加熱爆谷會致癌
曾經有一名在微波加熱爆谷工廠上班的工人,發現自己得了肺病,症狀近似於肺癌。
而造成工人生病的原因,被認為是吸入過多的化學氣體丁二酮(diacetyl),丁二酮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被用於增添微波爆谷的風味;一般消費大眾,並不會食用這麼多量的爆谷,而造成肺部出現任何疾病。
在網絡上搜索相關字眼,你會發現,那些得到肺部疾病的人,通常是爆谷工廠裡的員工;除非你會每天吃大量的爆谷,並持續數年,否則應是安全無虞的。
迷思三:不該用微波爐熱水
微波爐的危險性,可能潛藏於平凡的細節裡,比方說加熱食物,如果你曾經使用微波爐加熱一杯水,並倒入任何粉末(即溶咖啡粉、奶粉等),可能要特別留意加熱時間和水的狀況。
事實上,用微波爐熱水或任何液體,可能會出現過熱現象(Superheating)和突沸現象,當液體被快速加熱,甚至高於正常沸點的溫度,卻沒有時間足以散掉沸騰的蒸氣時,就會呈現不穩定的狀態。
這種狀態一旦被破壞,比方說加入粉末或用湯匙攪拌,原本該出現的沸騰現象會突然出現,也就是突沸,會把水分與蒸氣瞬間一同釋放,因而造成危險。
如果你需要使用微波爐加熱液體,可以留著一個可放入微波爐的湯匙在杯子裡,並分段加熱,用湯匙輕輕攪拌液體來釋放蒸氣。
但總體來說,使用微波爐加熱水或其他液體,仍存有風險性;若想要快速使用熱水,你可以使用電子壺煮水,或者試著多點耐心,去廚房煲熱水。
迷思四: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會減少食物的營養
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是否會減少食物的營養,也是常被爭論的話題之一;儘管研究已經指出,用微波爐調理食物,並不會減少其營養性;而食物的營養,與調理方式的關聯性較低,而與食物本身較有關。
當食物被過度烹調時,裡頭所含的營養會開始減少,而無論使用微波爐或者焗爐,都可能出現過度烹飪的情形;更有些研究指出,正確地使用微波爐烹調,且烹調所需的時間較短,可能保留更多的營養。
而用微波爐加熱食品,被認為營養價值較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大量的微波食品,都屬於高卡路里和高鈉,且營養價值較低的食物,例如工廠製造的肉捲、加了大量芝士的義大利麵等。
不過,現在也有廠商推出可微波加熱的蔬菜;而較現代的微波爐,也會內建溫控器,可感應到食物溫度,避免過度加熱,因此大可放心使用。
*資訊參考來源: everydayhealth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