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也能做得這麼逼真?教室的桌椅、斑駁的玩具讓人像是穿越時空一樣,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Artspace K 邀請 3 位台灣陶藝家陳景亮、唐壽南及李金生,以「童年」為主題,展出一系列陶藝品,3 位陶藝家的風格各不相同,卻都運用了高超的陶藝技術,捏塑出兒時的純真年代。
3位台灣陶藝家的童年回憶
你對童年的印象是什麼?3 位台灣知名的陶藝家陳景亮、唐壽南及李金生,以「童年」為展覽主題,用陶土捏出教室的桌椅、兒時的玩具,溫潤的陶土帶來暖暖的感受,讓人回想起童年的純真回憶。Artspace K 這次規劃了 35 件作品,展出時間為即日起至 10 月 3 日止。
陳景亮的仿真燒窯技術
首先介紹陳景亮,他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畢業後跟著苗栗著名的陶藝師李昭清學藝 4 年,之後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他經常在世界各國辦展覽,作品屢獲世界各地收藏。陳景亮的風格以實體寫真為主,他從傳統宜興壺開始學做陶藝,宜興壺的精湛功力反映在他的作品上,讓他能夠運用精湛的燒窯技術做出仿真的作品,在現代的手工藝中,保留了東方樸實的美感,現代西方陶藝家稱他為 Trompe l'oeil (迷惑眼睛),這次展覽其中 1:1 的小學課桌椅作品和豆腐磚讓人為之驚艷!
唐壽南的鐵鏽式玩具
唐壽南本來是插畫家,1985 年起為英文漢聲雜誌社繪製《漢聲小百科》及《漢聲小小百科》作品,1988 年進入遠流出版公司兒童館,繪製套書《兒童的台灣》,2003 年以唐唐為筆名,出版繪本《短耳兔》、《喜歡你》、《大便蟲》......等作品,他的繪本行銷世界各地。2009 年起開始藝術創作,2016 年展出陶藝作品,獲得大眾的喜愛。唐壽南認為鐵鏽的質感能喚起童年的回憶,因此他的陶土作品多為鐵皮玩具般的班駁質感,看著飛機、摩托車上的鐵鏽,回想起存放已久的陳年玩具。
李金生的生動兒童人物
李金生於 1962 年誕生於台灣雲林縣,他的作品榮獲台灣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及和成文教基金會收藏。李金生擅長人物的雕塑,運用傳統陶土材質做出創新的主題,他的「童年系列」描述 1940 至 1960 年代的農村生活以及兒時的點滴,孩童純真無邪表情、生動的肢體動作,好像讓我們身歷其境。讓人遺憾的是,2014 年,李金生因為心肌梗塞送醫治療,嚴重的病情導致重度失憶,無法再繼續陶藝的創作,所幸同為陶藝家的妻子許明香不離不棄的照顧,近期又開始捏起陶土了。
歡迎到 Artspace K 回憶童年時光,展出資訊如下:
日期:即日起至 10 月 3 日止
時間:11:00 - 19:00(星期一除外)
地點:香港淺水灣道 109 號影灣園商場 G105-106 Artspace K
網址:http://www.artspace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