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世代科技高速發展,為下一代開啟大門讓孩子及早與科技接軌是學校的重要任務。「與科技結盟」是耀中國際學校的校訓,校方一直致力為學生提供科研的最新資訊,早前校方邀請了中國「嫦娥之父」、中國科學院歐陽自遠院士「到訪」學校,擔任「紅色火星的藍色星球夢」講座的主講者。
嫦娥之父「到訪」傳授一手航天知識
9月,兩位耀中學生參與了神舟十二號太空人在天宮展開的「天地對話」,這一次講座同樣採用高科技將在不同地區的主講者與聽眾連在一起。大會透過3D全息投影技術,將身在北京的歐陽院士的影像實時傳送至香港的耀中校園,這次院士親身「到訪」,不僅傳授了第一手的太空知識,且與同學進行實時且充滿學術性及趣味性的互動交流。
歐陽院士在講座中分享中國探索火星計劃的進展,解說天問一號如何透過天上地上聯合探測的方式研究火星。歐陽院士不僅深入淺出地闡述古往今來人類對火星的認知,更帶領同學大膽假設、探究未來,分析火星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可能性。他認為火星表面目前並未具備生存條件,但他同時提出讓火星成為地球的「姊妹共同體」或「再建一個地球」的構想可行嗎?他在席間就帶領同學探討改造火星會面對主要的科學技術問題。
同學在問答環節提問被讚專業
在極具啟發性的分享之後,講座來到問答環節。同學都踴躍發問,展現出濃厚的求知慾。有學生提出如果火星上存在生命,對人類移民火星會帶來什麼影響,另一位女同學則問及改造火星對地球的影響,歐陽院士一一為他們答疑解惑。院士堅定地表示火星距離地球太遙遠,兩者相對獨立,移民火星、改造火星不會對人類及地球造成影響。
最後學生主持溫一然同學向院士請教,未來天問二號降落火星所經歷的「恐怖7分鐘」要克服什麼困難,還有與嫦娥5號在技術上有什麼不同之處。歐陽院士大讚其問題非常專業,更作出深入詳盡的解答。
耀中IB課程可選讀「天體物理學」
耀中一向致力培育有抱負的學生成為未來科學家,藉著不同階段的科學課程,為學生打下扎實的科學根基。溫同學表示學校IB課程有「天體物理學」供學生選擇,能有效學習到航天科技及知識。另一位學生主持汪善娜同學表示4年級時有匯報介紹太空科技,讚賞耀中課程能讓她學到新事物。
耀中學生在初中階段,教師會首先基於專題研習的方法,向學生教授生物學、化學和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到了高年級,學生們則有機會更加深入這些科目。而IGCSE和IBDP的「天體物理學」課程,讓學生能夠探索太陽系的奧秘,包括恒星的生命週期、黑洞、星雲和宇宙的進化模型,為他們日後大學選科以至選擇職業時,預先鋪設一條康莊大道。香港耀中中學部華籍校長施燕紅女士表示學校一直致力培養學生對科技的興趣,未來學校亦會舉辦更多同類活動,在耀中,通往認識科技的大門將一直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