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個來自離異家庭的小朋友,他的身上有個舊傷口久久不癒,老師和家長都百思不解,甚至互相懷疑。最後,小朋友在遊戲治療師的介入下,說出了令眾人眼眶泛淚的原因。想知道遊戲治療(Play Therapy)是甚麼,能如何治癒小朋友和家長的心靈,即看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Ms. Canace Yee的分享!
「遊戲治療的理念是:Play is the language. Toys are the word.」註冊遊戲治療督導(美國遊戲治療學會及澳大拉西亞太平洋遊戲治療學會)Ms. Canace Yee是yNOTplay遊戲治療社企的創辦人,同時兼任註冊積木治療導師。她指出,由於小朋友的語言能力仍在發展階段,只能有限度地表達自己,難以勇敢地表達心中所想,並且宣洩情緒。
「遊戲」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遊戲治療」以遊戲作為基礎,幫助小朋友表達自己、與人溝通。專業的遊戲治療師利用臨床實證有效的工具,作為與小朋友溝通的媒介,以不同方式介入個案。
遊戲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治療方法,包括了多種介入方法,其中以兒童為本、非指導式的介入方法是遊戲治療的核心基礎,幫助成年人學會尊重小朋友,給予他們自我保護和處理情感的時間和空間,在遊戲室中處理自己的情感。遊戲治療過程中,小朋友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和狀況,包括:
有一個遊戲治療個案令Ms. Canace記憶猶新,一個來自離異家庭的小朋友身上有個舊傷口久久不癒,結痂脫落後,很快又會受傷流血。老師和家長都百思不解,甚至互相懷疑,很想找出小朋友反覆受傷的原因。
小朋友來到遊戲室後,遊戲治療師先與他建立關係,讓他知道他可以在這裡明白及處理自己的情緒和狀況,也讓治療師觀察小朋友有沒有一些自我傷害的情況。
在後期,小朋友常常玩一個活動,就是把在一些手偶上面貼藥水膠布,貼住他們的手、眼睛和嘴巴等。遊戲治療師採用觀點採擇(Perspective Taking)的技巧,引導小朋友退後幾步,看看手偶的現況,到底手偶現在感到舒服、緊張,還是痛苦呢?小朋友聽後,哭得十分厲害,他說他很想念媽媽,很想念媽媽用卡通膠布幫他貼住傷口。小朋友誤以為通過自我傷害,便能夠找到愛的源頭和感覺,但反而展露出他對愛的渴望。
在遊戲治療中,小朋友逐步明白了身體髮膚是十分寶貴的。在父母的合作下,小朋友也明白父母雖然分開了,也重新組織家庭,但還是會給予他無條件的愛,這份愛是分毫不少的。父母也學習了一些關於愛的遊戲並帶入家中,讓小朋友逐漸明白他是十分寶貴的。Ms. Canace很開心能夠看見這個小朋友學會了愛惜自己、快樂地成長。
專業的遊戲治療師利用臨床實證有效的工具,透過遊戲治療可以幫助一些擁有以下特徵的小朋友:
對於一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可能同時面臨心理健康問題,遊戲治療也可以是一個合適的方法,協助他們表達內心感受,紓緩心理壓力,並發展應對的能力。
Ms. Canace舉例說明,小朋友在畫紙上畫了一個家庭,當中有家具、小朋友自己和家庭成員。遊戲治療師不會判斷小朋友畫的東西,以免給予錯誤的判斷,因此遊戲治療師不會向小朋友提問「這是什麼?」、「這個是不是爸爸?」。反而會默默地觀察他們畫畫下筆時的情緒,他們表現緊張,還是放鬆;筆觸有否特別不同;他們有否皺眉;人物的大小和比例,以及人物之間的距離等。然後,遊戲治療師會跟小朋友聊天,從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和生活狀況。
積木治療在19世紀最初發展時,是為自閉症小朋友而設的,幫助他們社交和溝通。時至今日,積木治療已發展成為更廣泛的用途,如幫助小朋友學習與他人相處和溝通、建立同理心、明白每人都是獨特的和欣賞各人能力。
與同伴一起玩耍是小朋友成長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當小朋友與遊戲治療師在一對一遊戲治療建立了互信關係,小朋友可以參加小組形式的遊戲治療或積木治療(Brick-By-Brick Programme),以樂高積木進行遊戲治療,與同輩發展進一步社交溝通互動、結交朋友及建立社交圈子。
積木治療有兩種形式:目標導向和自由建構。目標導向的積木治療會把三個小朋友分成一組,一個負責做供應商、一個做工程師,一個做建築師,三個小朋友輪流擔任不同角色,和組員一起砌一盒積木,治療師在過程中促進他們的合作,及建立良好等社交溝通模式。
工程師負責閱讀說明書,運用語言表達能力,指揮建築師和供應商完成任務;建築師則負責砌積木,建立手眼協調及聆聽能力;而供應商便負責把相應的積木拿給建築師,提升忍耐及專注力。協作遊戲有助小朋友建立語言表達能力、協作能力和領導能力。
完成砌積木後,小朋友們便可以進入Freestyle Building區域,建立共同創造力(Collaborative Creativity)他們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商討主題、解難及協商,如討論欠缺哪些積木,還有哪些積木是多出來的。過程中他們或會吵架,治療師會從旁協助他們調節情緒。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