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消委會測試發現,有本港學校校服被驗出含有致癌物甲醛及初級芳香胺。5年時間過去,當局仍未有主要針對紡織物料的安全條例。雖然,香港有消費品安全條例(CAP 456)對大部份的消費品進行規管(包括紡織品),唯條例較為空泛,沒有為紡織品訂下具體的安全要求。而本地校服商、學校以至家長,都難以自行進行有關測試以保障學生健康。雖然如此,有行業參與者關注到校服品質對學生健康的重要性,於短短幾年間積極開發更多可持續面料,如採用環保物料、新型染色方法、抗菌處理等,對校服行業帶來積極影響。
實驗室技術經理尹亮恆(Harris LH. Wan)表示:「傳統或一般方式製作的校服有機會存有甲醛及初級芳香胺,那是因為甲醛主要用在布料的生產流程上,能增加布料的抗皺性,以及加強染料在布料上的上色能力。初級芳香胺則主要是來自布料上的偶氮染料,雖然不是所有偶氮染料都有害,但某些偶氮染料經人體吸後被分解而產生初級芳香胺,那是很強的致癌物,尤其是會導致膀胱癌。」
若校服衣物殘留甲醛,一般家長及消費者是很易察覺的,因為甲醛有很強的刺激性,若發現新衣物在打開包裝後出現刺激的味道,就需特別留意。而初級芳香胺則不易被一般消費者察覺,要準確測試雖要透過儀器進行,如氣相色層分離儀、液相色層分離儀等。每個地區對衣物有不同的安全標準,例如歐洲的REACH法規對初級芳香胺要求是每克布料不多於30微克,而甲醛則是每克布料不多於75微克。
要減低風險,確保學生的校服安全無害,必須光顧信譽良好的衣物供應商。新式「無害」校服的安全度高,同時更支持可持續發展。近年愈來愈多消費者在購物時都傾向揀選一些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家長和學校也不例外。他們都希望以身作則,讓下一代開始明白購買可持續消費品的重要性。
Harris表示:「這類型的校服與紡織品隨着更多人關注環保、可持續發展而應運而生。生產商在考慮產品安全、品質以及環保多項元素時,可以物色像我們CMA Testing這類第三方檢測認證機購幫忙。除了從安全測試角度出發,亦可為消費品做產品碳足跡的計算,按照ISO 14067標準去量化環保產品比對傳統產品於減碳方面的貢獻。又或根據ISO 14064溫室氣體排放做查證,從而幫助中小企作環保認證,長遠發展綠色都市。」
ESG School HK是本港其中一家可持續、環保校服品牌供應商。在Covid-19疫情期間,ESG School HK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將抗菌紡織品塗層技術引進到制服生產過程。BioNTex™是正極聚合物配合纖維表面高壓處理,製成的布料能透過強大正極引力,將帶負極的細菌病毒攔截並撕破其包膜以達致殺滅效果。抗菌塗層布料已經獲得SGS認證,其配方對人體和皮膚無害,能有效殺死冠狀病毒、H3N2甲型流感病毒、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