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是女性人生大事之一,在過程中會耗損大量氣血、元氣,必須循序漸進地調理、進補,才能讓身體有效吸收營養並恢復元氣,因此在坐月調理方面,可分為4個階段進行。
【坐月階段1:產後第1-10天】
重點:排惡露、調理脾胃,需清淡飲食
懷孕期間,媽媽的臟腑受到長時間擠壓,要是一生完就急著進補容易造成身體負擔,最佳做法是先讓臟腑「歸位」才有利後續調理。特別是脾胃,它們是吸收營養、產生氣血的重要臟腑,唯有先恢復正常運作,才能發揮進補功效,滋補、生冷飲食都應避免。同時,剛生產完子宮仍有血瘀情況,因此化瘀、排惡露也是產後1-10天的調理重點。
▲女性生產後需先排淨惡露、恢復脾胃運作,以利後續進補。
【坐月階段2:產後第11-20天】
重點:調養氣血、通乳,溫補為佳
可開始採用溫補飲食調理,並且加入黃耆、紅棗、川芎、山藥、黨參等藥材,有助於養脾胃、提升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氣血生成。此階段的調補氣血不僅有利媽媽恢復,對於哺乳、催乳也有很大幫助,建議食補方面可再加入王不留行、青皮、柴胡、通草等通乳藥材,有助於暢通乳腺、分泌乳汁。
【坐月階段3:產後第21-30天】
重點:補腎養身、增加元氣,適合大補
坐月的第3階段可開始進行「大補」,意即可在補品中加入滋補的肝腎藥材,像是冬蟲夏草、杜仲、何首烏等,可幫助滋補腎氣、強化筋骨,改善產後腰痠背痛的情況。此階段的調補也能幫助媽媽增加體力、元氣,讓產後恢復更升級。
▲坐月第3階段適合在補品中加入杜仲等補腎藥材。
【坐月階段4:產後第31天之後】
重點:可繼續執行坐月飲食,有助調理體質
進入坐月第4階段,此時媽媽已可恢復正常作息,飲食上建議可繼續採用補氣血、補肝腎等坐月飲食,除了加強氣血生成、強筋骨、改善腰痠背痛問題之外,也有助於緩解產後掉髮情況,針對懷孕前的婦科宿疾(例如經痛)也可透過坐月食補來調理,從根本改善體質,提升身體免疫力。
資訊參考來源: hk01、mom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