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朋友說話總被當耳邊風、左耳入右耳出嗎?爸媽得檢視自己的說話方式囉!建議改用文中的 7 個親子對話秘訣,不僅能提升溝通品質,還讓親子關係更升溫。
【親子對話秘訣1】輕鬆、適度幽默
嚴肅的氛圍會讓小朋友情緒緊繃,深怕自己一說話錯就會被責備;反之,輕鬆的氣氛可提升小朋友與爸媽說話的意願,也更願意聆聽。此外,爸媽適時的幽默言詞亦可提升對話的互動性,讓孩子享受與爸媽專屬的談話時光。
【親子對話秘訣2】語氣柔和、降低聲調
親子對話時,爸媽一出現情緒便會不自覺拉高、放大音量,但這樣的舉動容易讓小朋友對談話卻步。過程中無論出現什麼情緒,請爸媽保持語氣柔和,同時把聲調降低,能讓孩子在對話過程中更放心表達內心想法。
【親子對話秘訣3】蹲下來與小朋友說話
蹲下來是為了與小朋友視線保持同等高度(坐姿亦可),避免「由上往下」看孩子,讓他們感到壓力。此舉亦是凱特王妃常用的教育方式,可傳達爸媽「積極、主動聆聽孩子說話」的意願。
▲「蹲下來與小朋友說話」可表達爸媽主動、積極聆聽的意願。
【親子對話秘訣4】減少命令句
一般親子談話中,爸媽總不自覺用「上對下」的語氣對孩子說話,例如「馬上去洗手吃飯」、「趕快去睡覺」等等,下回不妨先改為問句「你可以先去洗手、準備吃飯嗎?」將命令感降低。而若孩子正專注於某事(如:玩玩具),還不想起身,爸媽也可給予緩衝時間(如:再玩 5 分鐘),讓孩子滿足玩樂意願後,可大幅提升執行力喔!
【親子對話秘訣5】別急著批判
除了命令句之外,爸媽在詢問、了解事件的過程中,也難免出現責問語氣,例如「你今天為什麼被老師罵?你又上課聊天了對不對?」此時孩子的對話意願已大大降低。建議爸媽,可試著先緩和語氣,改問小朋友「你今天為什麼被老師罵?發生什麼事了嗎?」 聆聽他們的解釋後,可進而適度提問、了解孩子內心想法,如此一來可達到雙向溝通的意義,拉近親子間距離。
▲爸媽急於批判恐降低小朋友的對話意願。
【親子對話秘訣6】保持同理回應
「同理」意即要體會小朋友感受,並且回應讓孩子知道,讓他們覺得「原來爸媽是了解我的」。例如當孩子描述一件事,並感到難過時,爸媽可表達出同理心並回應「這件事一定讓你很難過對不對?媽媽聽得出你很難過」,除了讓孩子多表達想法,爸媽甚至可主動提出「那我們一起來想解決方法好嗎?」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信任與支持,內心亦可獲得力量。
【親子對話秘訣7】別忘了肢體接觸
親子間的肢體接觸(如:擁抱),能讓小朋友產生被保護、被疼愛的感覺,獲得更多的滿足與安全感。因此談話過程中,可適時摸摸孩子的頭、摟摟肩膀,談話結束時給個大大擁抱,讓小朋友對於親子對話留下正向感受。
▲適度肢體接觸可促進親子對話、提升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