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疫情下提早放暑假,整天在家怕悶嗎?誰說足不出戶就不能提升學習力?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學員唐榆在小五升小六的暑假,憑著敏銳的觀察和聆聽力找出生活中的問題,開展了研究發明之路。他在小六疫情停課期間與同學組隊參加 STEM 比賽,他們的作品更獲得冠軍。馬上看小發明家的成長路。
媽媽疫下一句話啟發創作靈感
訪問唐榆的時候,他已是一名中一生,順利入讀心儀的九龍華仁書院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回想一年多前,準備呈分試的過程,語氣還帶點緊張。2020 年夏天,就讀於陳瑞祺(喇沙)小學的五年級生正在為小六呈分試作準備,同時,他為自己加添了一項任務。
「某天聽到媽媽說,家人外出後回家,一雙未清潔的手碰觸洗手間的水龍頭並不妥當。」唐榆說,對 STEM 甚感興趣的他因為這句話展開了家居抗疫裝置研發工程。
「我做了一個裝置可以自動擠出消毒搓手液,後來改良至 2.0 版本,包括自動開啟水龍頭、擠出潔手液、出紙巾等功能,並按照衛生指引播出一段 20 秒音樂提示徹底清洗雙手所需時間。」唐榆把裝置展示給媽媽和老師看,老師覺得他的發明相當不錯,於是請他拍片跟同學分享。之後,老師認為這個居家防疫構思可以延展出更多功能,正好當時「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舉辦「全港小學生運算思維比賽 」,老師就邀請兩位同學跟唐榆組隊參賽。
唐榆:失敗對我來說無所謂!
唐榆與蔡旻軒和羅凱維合力製作名為「家居抗疫小法寶」裝置,整個項目花了三個月時間完成,他表示每日需要用兩至三個小時進行製作及測試。「當時疫情不能上實體課,我們就透過電話分工,待回校時把三個部分連接起來。我們的作品要運用藍芽,不同地方訊號收發強弱不一,學校的收發較弱,我們就要修改程式。」編程正正為這個研究小團隊帶來另一個挑戰。「參加這個比賽之前,我寫程式水平不太高,今次的比賽還指定要採用 App Inventor 來編寫,花的工夫就更多。」
當時小六生都在準備升中第三次呈分試,唐榆是怎樣應付的呢?「我會把溫習作為首要任務,溫習完畢才去製作比賽作品。有時溫習中間有十分鐘休息時間,我可能也會利用來編程。」唐榆其實也有擔心過小六呈分試的成績不理想會影響升中派位,幸好他最終能升上心儀的學校,而且作品還獲得冠軍。
不過對於勝負得失,他看得很淡。「我很喜歡砌模型,並且在當中創做出新的東西。例如我有一盒 LEGO,如果按照指示只可以砌到一件東西,但我有幾盒不同的模型,若我把所有部件分拆了,就可以重新組合砌出更多新作品。有時砌的模型體積太大,完成之後或會倒下,我不會生氣,重新再砌一次就好了。失敗對我來說無所謂,比賽輸贏也沒什麼大不了,如果別人拿了冠軍,他的作品可能真的比自己做的好,那就去學習別人的強處吧!」
十歲由老師推薦參加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唐榆看重的是知識本身。「我和丈夫都屬於外向型,每逢假日就會出外到不同地方探索,他從小到大都願意跟著我們,例如到郊外、沙灘,太空館、科學館,這些也是經常去的,而且十分熟悉的地方。」唐媽媽說。「他初小階段成績一直處於中游,不知為何到了四年級,成績突然有著顯著進步。由於他英文科成績優良,當時學校英文科老師就推薦他參加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十歲成為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的學員後,唐榆參加了多個課程,學到不同範疇的知識。「例如有一個課程教寫程式,老師教了一種程式語言是我從前未接觸過的。另外一個教授物理的課程,我學到通過不同大小齒輪的傳動能改變轉速,我可以將這些知識運用於將來作品之中。」唐榆說。
唐媽媽表示唐榆從小都很安靜和愛獨處,不太擅於表達感受和情緒,兒子的社交能力偏弱一度令她擔心。由於學苑的導師經常要求學員分組合作並做簡報,再加上他參加比賽,有機會接受媒體訪問,媽媽發覺兒子與別人相處方面有很大進步,表達能力也明顯提升了。
唐榆成為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的學員後,有上過院長的課,彼此更有機會單獨互動。院長黃金耀博士指出唐榆的自學能力很高,會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事物。「例如早前他製作了一個新裝置,靈感就是來自疫情中極受城市人歡迎的行山活動。」
學苑院長:鼓勵孩子多發問、進一步探索
院長認為要引導資優兒童發展能力,不妨鼓勵他們多發問,多思考。「有時資優生會覺得自己想出來的東西已經很好,但家長和老師可鼓勵他們進一步探索是否有類似功能的發明可供參考,令原有的構思更完善。另一方面,他們也喜歡接受挑戰,因此師長跟資優兒童互動時宜多提問,同時也讓孩子發問。疑團來了,師長不要輕易向孩子提供答案,宜引導孩子深入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此舉可以引導孩子不停向前和深入探索問題,而這種思考模式不僅適用於 STEM,將來要進行其他方面的籌劃也有幫助。」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的最低入讀年齡為十歲,如果家長發現幼齡子女有特別天分,該怎樣引導他們?「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多閱讀,線上好實體書也好,可以是文字或影片,擴濶孩子接觸知識的範圍。另外,讓孩子多接觸真實的東西,未必要去遠足,居所附近的公園也有很多值得觀察的景物,例如花草樹木、雀鳥昆蟲。讓小朋友多留意生態,可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在街上見到車輛,例如鏟泥車、吊臂車,跟他們一起了解這些機械運作背後的原因,也有助剌激思考,他們會漸漸習慣留意日常生活周圍的事情和問題。如果家中的電器壞了,不妨跟孩子一起拆開研究結構,跟他們一起了解為何會失靈,有助提升及訓練他們的解難能力。」院長說。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