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手機、平板電腦已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也被不少父母當成「電子奶嘴」作為安撫孩子的工具,不過得小心,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的嬰幼兒容易出現6大影響,爸媽在使用相關產品時必須多加謹慎。
「電子奶嘴」育兒便利?對嬰幼兒卻有6影響
電子產品意指會發出電磁波的產品,舉凡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電視、電腦螢幕等皆包含在內,由於這些科技產物相當普及化,加上能提供多元的視覺刺激與聲效,常能吸引嬰幼兒目光。然而,電子產品對孩子容易造成6種負面影響,對於健康、學習或發展皆相當不利:
電子產品對嬰幼兒影響1:影響腦部發展、睡眠
0-3歲是腦部發展關鍵期,爸媽或照顧者必須給予足夠的外來刺激(如:親子互動)才能有利大腦發展。然而電子產品對腦部的刺激太少、而且較為「被動」,對腦部發展較無助益,美國醫學期刊《JAMA Pediatrics》就曾指出,長期間接觸電子產品的嬰幼兒其「大腦白質完整性(white matter integrity)」較差,減緩大腦對訊息的處理速度,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同時,螢幕藍光還會抑制腦下垂體分泌褪黑激素,使孩子不易入睡或睡不好。
▲嬰幼兒使用電子產品後容易影響腦部發展與睡眠。
電子產品對嬰幼兒影響2:影響專注力
大腦一旦接觸過多的聲光刺激(例如:連續移動的畫面、視覺特效、音樂等),便會影響神經迴路的連結,使注意力的集中時間變短,而且使用時間越長,也會影響腦部的自我控制能力,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電子產品對嬰幼兒影響3:語言表達、溝通能力發展緩慢
嬰幼兒觀看電子螢幕時僅是單方面的接收刺激,無法形成雙向溝通(如:親子對話),大腦在缺乏互動情況下就會像壞機一樣,處理語言的速度變慢,孩子也難以發展語言表達力。加拿大一項研究指出,1歲半以下的嬰幼兒在每天使用電子產品近28分鐘後,其語言發展速度明顯較其他孩子緩慢。
電子產品對嬰幼兒影響4:自閉症風險提升
電子產品的影響層面不只是腦發展,還包含健康,日本研究發現,1歲開始接觸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的嬰幼兒,在3歲時容易提升自閉症風險,而自閉症與腦部功能受損相關,顯示過早接觸電子產品不利嬰幼兒的身心發展。
▲嬰幼兒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恐提升自閉症風險。
電子產品對嬰幼兒影響5:影響視力、空間概念發展
2歲前的嬰幼兒正值視力發展階段,包含遠近距離、視線聚焦、色彩辨識等,若太早接觸電子產品容易影響視力,加上近距離觀看螢幕,對視力損害恐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必須透過探索環境來建立空間概念(由平面至立體),並且在2歲半左右發展最快,要是頻繁接觸電子平面螢幕,則難以建構空間立體感(例如:上下、前後、左右等概念)。
電子產品對嬰幼兒影響6:容易較缺乏同理心
長時間或頻繁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較缺乏人際互動,對人的觀察、相處等能力也較不足,研究發現,嬰幼兒時期經常接觸電子產品的孩子較難有同理心,未來社交發展能力恐也受其影響。
18個月以下應避免使用電子產品
美國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在2016年提出建議,表示18個月以下嬰幼兒應避免使用電子產品(與遠距親人視訊聯繫除外);至於18~24個月的孩子,若爸媽欲使用電子媒介做為教育用途,則應慎選素材並且陪同孩子一起觀看、從旁協助說明,可提升親子互動,對孩子的發展、學習也具意義。
資訊參考來源:stheadline、skypost、urbanlif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