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孕媽在孕期或產後都要經歷水腫情況,而剖腹產的媽媽更甚!不少剖腹產的媽媽都指出,即使孕期水腫情況不嚴重,但產後下肢卻腫到走路都有困難!這是正常的嗎?又有甚麼紓緩方法呢?
由於子宮變大、影響血液循環,加上受到黃體酮的影響,孕婦的身體代謝水分的狀況變差,引致身體會出現水腫。而剖腹產後水腫主要是因為體內水液殘留,不能順利排出而造成。一般生理性水腫在產後約1-2星期內,慢慢透過尿液與排汗後,再透過飲食運動或藥物調理後,就能有改善。
生理性水腫多因孕婦飲食不均衡及血液循環不好引致。在飲食不均衡的情況,血漿中白蛋白不足,水分會從血管跑到身體組織內,繼而引起水腫,尤其是本身有缺鐵性貧血或具有地中海型貧血的孕婦,一定要多加留意飲食。而在血液循環方面,因孕婦在懷孕後期及產後都長時間久臥、久坐,更有機會姿勢不良,容易造成下肢靜脈回流不暢,使水分堆積而引起腫脹情況。
而常見的產後病理性水腫,就是因為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而造成的水腫現象。病理性水腫的程度比生理性水腫嚴重,不單是下肢部分,通常會包括肚子,甚至臉部,全身。而病理性水腫,在產檢的過程中就會被檢查出來,所以在產後坐月子期間,有潛在情況的媽媽更需多加留意。
如果水腫只發生在下肢,一般而言都是生理性水腫,在產後通過排尿排汗,適當飲食加上運動,就能慢慢有改善。基本上在一個月內,就可完全恢復正常。
倘若媽媽的水腫情況出現在全身,而且更出現頭暈、食慾不振、排尿時疼痛等情況,就應該到醫院檢查,看看身體的其他部位如心臟、腎臟等有否異常。
各位媽媽可從飲食下手,首先要少吃鹽份,因為鹽會減慢水分排出,在做菜時,最好少鹽,同時可以吃消腫的食物,如薏仁、紅豆、冬瓜、絲瓜、白蘿蔔、柑橘類、檸檬、葡萄等等都可!
引起水腫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雖然產後媽媽在坐月子時應該要多加休息,但不妨在休息時嘗試抬高腿部,只需在小腿部墊高一個枕頭即可,同時為了不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媽媽在身體情況許可下,在飯後可在家慢步。
浸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水份就不易積聚於身體,而產後,不少媽媽更因荷爾蒙變化,會有失眠的情況出現,睡前浸腳更有助提升睡眠質素。
按摩小腿也可有助紓緩水腫,改善血液與淋巴的循環,媽媽可以在洗澡後試著按摩腹部、大腿、小腿與臀部。
按摩時可使用按摩油幫助。同時也可按穴位紓緩,按「陰陵泉」(小腿肚近大腿交界處側邊,往前約一指寬凹陷處。)和「復溜穴」(足內踝尖上3指寬,跟腱前方。),可以加強消腫利水!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