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調查發現,小朋友做得愈多運動會愈快樂。多做運動對小朋友的好處多,例如可強身健體、改善學業表現等,而衞生署亦建議,學前兒童每天應該累積進行至少三小時的體能活動,包括跳繩、到公園玩、踏單車等。作為父母,可以如何培養小朋友做運動的習慣?甚麼類型的運動才適合小朋友?
父母以身作則
小朋友的行為和習慣都直接受父母影響,假如父母只不斷叫孩子多做運動,自己卻懶得做運動,子女自然較難培養出做運動的習慣。因此,父母應以身作則,積極做運動,甚至將運動變成全家的習慣,例如放假時多帶子女到郊外遠足、游泳等。
多帶小朋友觀看運動賽事
父母平日可多和孩子一起觀賞電視播放或現場的運動賽事,例如世界盃、奧運、網球賽等,而且一邊觀看一邊和他們討論賽事的情況、運動員的表現、比賽規例等,引導孩子對運動產生興趣。
將運動和孩子喜愛的活動結合
要鼓勵小朋友做運動,可由玩樂入手,將運動和孩子喜愛的活動結合,例如和孩子到沙灘游泳後在附近的燒烤場BBQ、一起踏單車到郊外放風箏等,讓孩子不抗拒做運動,並將之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從孩子較感興趣的運動入手
建議父母可從孩子比較感興趣的運動入手,如踏單車、滑板車、游泳和溜冰等,這些運動比較新奇刺激,小朋友會較易產生興趣。
休息時多鼓勵孩子做運動
每次當孩子做完功課或溫習後,父母可鼓勵孩子做運動鬆弛一下筋骨,例如到公園玩,從中培養出做運動的習慣,避免以靜態活動如打機、看電視作休息活動。
甚麼類型的運動才適合小朋友?
衞生署建議,學前兒童應每天分段進行並累積至少三小時的體能活動量 ,而且以日常體能活動為主,進行不同類型和強度的活動,當中包括低等、中等和劇烈強度的活動:
低等強度常見活動例子︰散步、玩玩具、穿衣、個人清潔、收拾書包
中等強度常見活動例子︰急步行、踏單車、嬉水活動、玩滑梯、盪鞦韆
高等強度常見活動例子︰跑步、跳繩、跳舞、到公園玩耍、踢足球、游泳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