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陌生環境沉默不語,在家卻如「開籠雀」般活潑多言,許多父母都以為孩子只是在陌生人面前怕醜而已,卻原來孩子有可能患上選擇性不語症,如不及早處理,可能會令孩子的學業和社交生活受影響。
早前,藝人劉美娟和張崇德就表示他們的一對子女患有選擇性不語症,令這種之前較少聽聞的兒童焦慮症開始在香港受到廣泛關注。
性格內向所致?
選擇性不語症(Selective mutism)是一種社交焦慮症,成人和小朋友都有機會出現。有選擇性不語症的小朋友通常性格較內向,又或者較少機會接觸陌生人,一旦置身於外面陌生的環境,會令他們感到焦慮不安,這類小朋友在學校會較易成為被欺凌或排擠對象,而這些不愉快的經歷會令他們的焦慮情況加劇,以致不能說話。
缺乏安全感
有選擇性不語症的小朋友由於有社交焦慮,在某些場合會沉默不語,最常見是學校或一些社交聚會,但當他們置身於有安全感的地方如家中,又能正常說話。此外,如果有陌生人出現,孩子又會變得沉默。
多參加社交活動
父母可帶孩子多出席社交聚會,讓他們多接觸陌生人,從而減低對見到陌生人的焦慮。假如孩子在學校經常不說話,父母不妨邀請同學和老師到家中,令孩子對同學和老師建立熟悉感,減低和他們相處時所產生的焦慮情緒。
多給予鼓勵
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孩子不肯說話,覺得孩子不聽話或沒有禮貌而加以責備,應多給予鼓勵,陪伴孩子逐步適應陌生環境,克服焦慮情緒。
接受治療
有的小朋友,隨著成長對外界環境慢慢適應後,問題就會改善,如父母發現孩子的問題持續一段時間仍沒有改善,就應帶孩子見醫生,由醫生為孩子進行評估。若確診為選擇性不語症患者,醫生會先了解導致他們焦慮的原因,然後替其進行心理輔導。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