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賴、駁嘴駁舌、大吵大鬧、扭計…讓家長好不心煩。如何讓孩子守規矩,日後與人相處最為重要。不懂自律的孩子,做事往往沒有恒心,而且脾氣很壞,不太能控制情緒。
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
我們要明白,小朋友第一個模仿的對象一定是身邊的至親,隨時隨地他們也在觀察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在培育良好行為上,最為關鍵,若你要求孩子不偏食,自己先要不偏食,若想孩子吃飯時不多言,先從自己做起。出門見鄰居打招呼,幫助有需要的路人,孩子即使未可以相助,看在眼內,已經是教養的好開始。
訂立規矩的原則
首先,要考慮能力問題,這個規矩孩子做得到嗎? 盡量從輕易的事情做起,容易令孩子更有成功感,享受到守規矩的成就感。另外,小朋友跟大人的概念不同,規矩的內容越詳盡越好,例如說「一天只可以玩一會兒遊戲機」,倒不如說「每天做完功課後,可以打遊戲機30分鐘。」制訂規矩時,可以讓孩子參與,解釋訂立規矩背後的動機,並要確保孩子清楚明白內容,必要時作出示範。
自行承擔後果
訂立規則要注意明確說明後果,例如「若你不能遵守,不做完功課打機,你就選擇了今個星期不能打機」,讓孩子明白,破壞規矩所承擔的後果,其實是他主動作出的選擇。若果孩子哭鬧,切忌屈服,否則只會令他們誤會哭鬧是控制父母的手段,對日後成長帶來更負面的影響。而規則亦要貫徹執行,若父母朝令夕改,也會令孩子無所適從。
規矩非懲罰
很多時,規矩難守,孩子又不會乖乖承擔後果,哭鬧心煩,家長也會有情緒,往往變成親子衝突,令孩子對規矩留下陰影,覺得猶如「坐監守行為」。當孩子吵鬧,深呼吸,認同孩子的情緒,冷靜理智,清晰表達:「媽咪明白你呢一刻真係好嬲,好唔開心,所以先哭鬧,因為整個星期無得打遊戲機,但你不做完功課去玩,就代表選擇了今個星期無得玩。」以溫和的語氣可以讓孩子平靜下來,但原則一樣要守,這樣孩子會學習到責任及道德規範。另外,一定要不時激勵孩子守規矩,恩威並施很重要。在遊戲中學習守規矩,輕輕鬆鬆更是上佳的學習。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