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B的女兒是個乖巧可愛的孩子,除了洗頭、吹頭、洗臉和刷牙外,其他事她都能做得又快又好。不過,一旦要她洗頭、吹頭、洗臉或刷牙,她立即變成大暴龍!你的孩子有類似狀況嗎?其實,小朋友這些的行為,很可能是由於觸覺系統對刺激訊息整合欠佳,而產生了「觸覺防禦」。
「觸覺防禦」的成因
它是感覺統合失調的其中一種。不少專家認為,觸覺系統發展不成熟,對刺激訊息整合欠佳,令人對觸覺刺激辨識能力不足或出現混亂,有機會令觸覺變得過於敏感,造成「觸覺防禦」——對無害的觸覺刺激產生嫌惡、恐懼或逃避的行為;相反,亦有機會令人的觸覺變得遲鈍,也有專家指出,若嬰兒被父母過度保護,很少接受其他的觸覺刺激,會令他們得不到足夠的刺激訊息,大腦輸入的數據太少,導致無法作出良好整合,令幼兒對新的觸覺刺激產生排斥與恐懼,甚至出現逃避或憤怒的情緒。
各種「防禦」的表現
觸覺系統的接收器遍佈全身,是所有感覺系統中最全面的,若該系統對外界刺激訊息整合欠佳,所產生的問題也相對較多。如果幼兒出現「觸覺防禦」問題,或會有以下表現(因人而異):
1. 厭惡或恐懼別人碰觸身體或臉部,例如洗頭、洗臉、刷牙、剪指甲、剪頭髮等。
2. 除了父母,對其他人的擁抱或碰觸會極之反感,甚至攻擊性反應,例如大叫、推人或打人等。
3. 當有人靠近時,會顯得十分緊張。
4. 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比較喜歡獨自玩耍。
5. 比一般小朋友怕癢;很在意衣服的標籤,或者穿上新衣服後,覺得渾身不自在。
6. 弄髒手腳時,會感到異常生氣,情緒失控。
7. 光著腳走在草地或沙灘上,會感到十分害怕。
8. 對微小的傷口反應過大,覺得非常痛,甚至大呼小叫。
9. 情緒經常處在不穩定狀態,容易莫名地生氣、哭鬧。
10. 無論家長怎樣鼓勵,都不喜歡接觸新事物,甚至逃避退縮。
11. 容易受外界影響,做事容易分心。
12. 在人多嘈雜的地方會想回家。
對學習的影響
有「觸覺防禦」問題的小朋友,只接受由他們主動作出的觸碰,而不接受自己是被碰的一方。但在幼稚園或小學的學習環境中,同學們一起玩耍、學習,身體接觸在所難免,這會令他們很不安;無論採取消極的逃避,或是過激的反抗,都會影響其群體社交。而現代香港教育重視多元感官學習,但有「觸覺防禦」的幼兒會為了避免觸碰到不喜歡的東西,或者免得被老師和同學碰到,而不肯接觸新事物,會直接影響其知識的吸收。在專注力方面,過於敏感的觸覺,會令小朋友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忙於抵抗觸覺帶來的不適,便難以專心上課。
「防禦」可以減低
家長若發現孩子的觸覺特別敏感,又伴隨情緒不穩、不專心等表現,不妨先平伏自己的情緒,不要指責孩子,應仔細審視其行為背後的原因。家長們不妨問問:「洗頭/洗臉會很不舒服嗎?」;「我只是輕輕碰到你,你覺得很辛苦嗎?」家長了解到孩子的感受,再配合觀察,不難發現子女是否存在「觸覺防禦」的問題。屆時,應該向註冊職業治療師作諮詢,及帶子女作專業評估。
「觸覺防禦」可透過訓練來改善,家長亦可盡量減少觸覺對子女的干擾,例如把新衣服的標籤剪掉、新衣服多洗幾次、與孩子一同去感受新事物並加以解釋等。父母能讓孩子產生安全感,陪著他們一起去感受事物,有助減低他們對新事物的抗拒,多作嘗試,便能走出「觸覺防禦」的困局。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