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本應可愛的幼兒過了1歲多後,就經常作出刻意反抗,往往說這做那,說東做西,令家長大感頭痛、筋疲力竭。根據日本腦科學權威及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久保田競多年觀察得出,幼兒常反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前額葉沒有得到健康發展。
從小發展前額葉 情緒控制較佳
根據德國神經科醫生布洛德曼圖(Brodmann’s Map)所顯示,大腦的運作功能可分成52個區,而人類的大腦則可分為額葉、頂葉、枕葉、顳葉及島葉等五類,額葉的前端就是前額葉,它是決定所有行動的區域,也就是大家所認識的「思考區域」,決定人類短暫記憶的為第46區,以及模仿或預測之後行為時會運作的第44區都屬於前額葉。
而前額葉最前端的第10區,又稱「額極」,它是人類獨有的特別區域,主管創造、控制情緒及綜合考量能力,這區域只要加以訓練,就能運作良好,5歲左右兒童尤為明顯。前文提及,如果孩子的前額葉沒有得到健康發展或不發達,孩子就會經常否定新的和自己不認知的事物,這種反應就像害怕陌生的延長狀態,事實上,幼兒愈早訓練前額葉,就會較少出現反抗期。
玩報紙訓練前額葉
其實家長可通過日常小訓練,訓練孩子前額葉,例如玩報紙,家長可給孩子一張報紙,讓他們摸摸質感,再過一會後,就一手撕破它,讓孩子知道如果一手拿報紙,一手不動,報紙就不會被撕破。另一種訓練是要求孩子從橫向和直向撕破報紙,目的是要讓他們看清楚以不同方向撕破報紙會出現不同結果,讓他們跟著模仿。第三種就是以食指和拇指慢慢將報紙搓成細長紙卷,這些都有助奠定系統化思考的基礎。
在家按著平行線直走
除了玩報紙外,原來在家「往前快速直走」都能促進孩子的前額葉發展,家長可用平衡線方式,在地上貼出兩條長數米長的有色膠紙,再請孩子筆直地來回走,因為走路的距離、步伐及方向等都是由前額葉決定,前額葉發達的孩子,他們會較容易走在平行線上,不會歪歪斜斜地向左右搖擺。
堅守嚴厲 不行就是不行
孩子任性是種天性,正如人餓了就要找東西吃,現今的孩子特別聰明,經常反抗的孩子多會暗中觀察父母,他們知道如果自己無理取鬧的話,往往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或東西,從而變本加厲,得一想二,站在父母立場,「不行的事就一定不行」,一定要堅守原則,不要常常心軟「破例」處理事情,否則父母今天的破例只會無意造就明日常反抗的孩子。
仔細了解孩子說不原因
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家長要了解孩子如對特定事物表現反感,可能從中有讓他們厭惡或害怕的事物存在,家長應該仔細觀察孩子的好惡以及鬧脾氣的樣子,消除造成他們反感原因的東西,就能降低孩子一直說不的狀況。任何情況,勉強孩子做他們不想做的事,都會令狀況惡化,父母這時更應該好好溝通,盡量說一些孩子不會說「不要」的話。
資料參考:《培育天才腦的1歲教育》久保田競 著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