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子女逃避學習、採取放棄狀態時,家長可否在斥責他們之前,想一想:是甚麼因素令原本開朗、勇敢的孩子變得放「Pea」自己?美國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指出,上述狀況稱為「習得性無助」——經過某些事後而學習得來無助感;而對應無助感的是「習得性樂觀」。所以,家長除了檢討教養方法的同時,不妨以培養幼兒樂觀心態的方法,來協助子女走出無助的陰霾。
無助VS樂觀
美國心理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被譽為「積極心理學之父」,他除了界定「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同時亦定義了「習得性樂觀」(Learned Optimism)的概念。
無助的形成
Seligman在1960年代做了一個實驗:鈴聲響起,狗隻會被電擊。實驗的狗分成兩組,一組放在可以逃脫的環境,而另一組則被囚禁。經過幾次實驗後,被囚禁的狗一聽到鈴聲,即使沒有受到電擊,亦會哀嚎;就算被放出來,但一聽到鈴聲,牠們就趴下哀嚎,放棄逃走。Seligman將這種情況稱為「習得性無助」。
樂觀的形成
在研究中,Seligman指當實驗環境改變時,實驗對象也會改變,甚至快速找到脫困的方法!他更發現,實驗對象曾經嘗試克服挫折的話,即使之後被囚禁,也不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最終,Seligman得出「習得性樂觀」(Learned Optimisms)理論——樂觀心態亦能透過學習得到。
ABCDE方法促進樂觀
成年人遇到挫折後,會採取「不做不錯」的應對措施,其實幼兒亦會這樣做。例如小朋友在畫畫時受到他人的嘲笑或指責,從此以後不再畫畫,或一見到畫紙就說「不會畫」;就這是「習得性無助」。若家長希望子女重拾對自己,甚至是對人的信心,不妨參考Seligman提出的「ABCDE」方法。
A是Adversity(挫折、挑戰、不如意的遭遇);B是Belief(對A的自我信念與心態);C是Consequence(因B而採取的行動或後果);D是Disputation(用證據去駁倒A-C所出現的負面思想);E是Energizing(駁倒負面思想後,對自己進行激勵,並鞏固剛建立起來的新信念)。
環環相扣的影響力
舉例說,學生A和學生B在同一考試中各自得到50分。「只得50分」這件事,就是他們的A。學生A有「習得性無助」,他會怨自己笨,覺得以後考試也只能是這種結果。這種想法就是他的B。回家後,他把書抱扔在一旁,媽媽問他也不理不睬,最終他和媽媽吵了一架;這是他的C。他完全接受負面情緒,沒有任何正向思維,因此他沒有D,亦不會有E。
相反,學生B將成績差歸咎自己未夠努力,下次會做得更好,他認為挫折只是一時性的;這是他的B。因此,他回家會檢討考試失敗的問題,作出重點溫習,產生積極的C。就算溫習再辛苦,他亦會給自己打氣「溫習再全面一點,下次會考好一點。」這是他的D。學生B的A-D都充滿正能量,令他的E也能量十足,成績自然有進步。
家長先作改變
由此可見,樂觀正向的思維有助人走出頹喪的循環。要做到這一點,家長可先由調節自己對子女期望做起——不與他人作比較,只與昨天的自己作比較;欣賞子女力所能及做到的每一件事,對他們付出努力的過程予以讚賞及鼓勵。另外,每天亦要抽時間與子女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協助他們關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找出自己的優點,以重建他們的信心。
最後,家長要正確引導子女面對挫折,尤其是進行合理的歸因。教導他們不要過分自責,也不能推卸責任;凡事以不同角度思考,嘗試找到不同的解決方法。如此一來,孩子不再鑽牛角尖,他們才能從「無助」變得「樂觀」。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