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效應」(Rosenthal Effect)又稱「羅森塔爾效應」。它指人在被賦予更高期望後,他們會表現得更好的一種現象。有人會問,家長對子女期望愈高,他們的表現應該愈好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而很多教育家或心理學家都要求家長調整期望,這不是與「期待效應」相違背嗎?而心水清的你可能已察覺到,問題出在期望是否與現實相符之上。現在就探討家長如何正確地「期望」子女吧。
認識「期待」力量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Robert Rosenthal和同伴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在小學1至6年級中隨機抽取3個班為實驗組,進行智力測驗,並且告訴老師們,有些學生具有很大「潛力」,並把名單告訴老師。但其實,那些學生只是隨機挑選出來的普通學生。到了學期末,Rosenthal再次檢查學生智力測驗的成績時,發現那批「潛力」學生的成績,比第一次測得的結果有顯著進步。Rosenthal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老師也認同那批學生有「潛力」,予以特別的關懷,令他們的成績得以改善。結果意味着,老師和寄以期望的學生相處時,態度可能與別不同,致使老師的期待微妙地傳給了學生。
「期待」必須合理
在教育及管理學層面,教師或領導會對學生或下屬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引導,使學生或下屬能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家長也能做到這一點。如果家長希望「期待效應」在子女身上生效,首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一. 期待者的威信
期待者(家長)的威信能給被期待者(子女)以信心,使他們更加自信,從而自強。父母是孩子最愛、最親近的人,家長認為他們能做得到的事,尤其是6歲以下的兒童,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做得到。
二. 期待結果的可能性
期待的結果,自然是家長期待子女取得成果。若家長期待所得結果,與子女的能力相配合,實現的可能性會較高,相反,就會較差。所以,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才會建議家長,為子女設定目標時,要看看他們的能力,不要太過「離地」。
三. 「憧憬—期待—行動—感應—接受—外化」
家長對子女前景有美好的期待,這是無可厚非的;但不能只說不做。家長一邊期待,一邊要得付出具體的實踐,例如給予子女積極的評價、肯定、表揚、幫助、指導等。子女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和鼓勵,並從內心上接受父母的種種愛護和幫助,再付出相應的努力,逐漸激發出內在潛能,那才能達到家長的所期望的結果。
避免負面「期待」
小朋友就像一張白紙,他們有怎樣的色彩,視乎家長、師長的教育,因此,作為孩子「人生中第一位老師」的家長,要給他們最大的耐性、鼓勵和愛,引導孩子發展出與眾不同的特質。
正如著名的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所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別人肯定。」家長要留意子女的成長,不時調整對他們的期望,而當子女未能做到你期望的事,亦要避免傳達負面訊息。「期待效應」除了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影響——當期待者給予貶抑、負面的期望時,被期待者也會可能降低自己,去符合他人的負面期望。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