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媽媽朋友十之八九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家牙尖嘴利,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一出門就變得斯文,而且還變膽小、嬌羞。到底要怎樣才能使孩子「表裏如一」?
環境的影響力
有些小朋友在家裏會特別活潑、說不停、敢作為,在外面則會較為收歛;亦有部分小朋友在家會特別放縱、頑皮,在外面卻會變得很乖。這些都令家長感到無可奈何。其實,這種「表裏不一」的行為,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在熟悉的環境中,自然會變得放鬆,亦會更加自信,甚至放縱自己。而進入新環境,大部分人都需要時間去適應,自然會收歛行為,小朋友也一樣。而當小朋友摸熟了新環境,大部分人都會變回原本樣子。
父母過於保護
爸媽對孩子過度保護,亦會造成子女「表裏不一」。出外時,父母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孩子這個不可以碰,那個不可以動,有家長甚至會經常恐嚇孩子,外面有很多壞人!既然在外面那麼「危險」,孩子自然會將發揮的舞台留在家中,人亦會變得較為畏縮。但外面真的那麼「危險」嗎?當然不是。孩子終究要面對陌生環境,家長不妨讓子女在家庭以外,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當孩子獲得成功,就要讚賞他們,協助他們待人處事的自信心。
挫敗導致畏縮
父母及長輩的過分溺愛,凡事都遷就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會令他們變得自大任性。但當離開了父母的保護網,孩子在不同環境與其他人相處時,別人哪裏會遷就他們!孩子容易在外面受挫,自然就會在家庭以外的環境變得畏縮。面對這種問題,父母加強子女的禮貌和挫敗教育之餘,更應該多讓孩子與其他人相處,讓他們透過實踐去學習溝通技巧,久而久之,有助建立正確的溝通態度,改善他們在外的表現。
父母要求太高
除了過於保護、過分溺愛之外,家長亦要檢討一下自己對子女的要求,是否太「離地」。例如家長在帶孩子出外會友,要求孩子叫這個,叫那個,希望孩子能表現大方,很快的融入其他的小朋友。當孩子未能達到家長的期望,家長難免會表現出一副失望、丟臉的樣子。家長試想像,自己被父母嫌棄會怎樣?要麼,迎合父母,逼自己變成交際達人;要麼,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了解子女的個性
小朋友的個性各有不同。謹慎型的孩子在外,不會輕易放開自己,要先確定安全,才會真情流露。不過,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父母理性地對待孩子,引導他們認知周圍的事物,多從子女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需求,自然能協助孩子融入外部環境。
後記:留意感覺統合問題
若小朋友出現感覺統合失調問題,其認知能力和適應能力或會被削弱。他們與外界接觸時,除了適應較慢,甚至會感到害怕,其表現跟在家很不一樣。所以,父母如果發現子女對新環境表現出極度敏感、緊張和抗拒,應向心理學家或職業治療師求診。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