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他人的長處,給予衷心的讚賞,對於提高小朋友的情感智商(EQ)水平,促進其人際關係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發掘他人優點的過程中,孩子亦能看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形成一種正面的自我激勵動力。因此,家長不妨引導孩子學會欣賞、懂得稱讚,促進個人的成長。
發掘優點靠觀察
學習欣賞的第一步就是發掘別人身上的亮點。家長可以身作則,肯定孩子的特質,例如「寶寶能自己用匙羹吃完一碗飯,好叻!」、「小明能夠自己穿好校服,好棒!」等。同時,家長亦可互相稱讚配偶,如「爸爸很忙,仍然陪寶寶玩,好厲害!」、「媽媽為寶寶講故事,好好聽!」等。透過發掘家長與子女日常生活中的「小成就」,有助孩子建立自信之餘,亦能教導他們用心觀察其他人,從細微處發掘出他人長處;亦不會吝惜對他人的讚許。
接納與尊重他人
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會同時看到他人的優缺點,此時,家長就要適時引導子女,欣賞他人的優點,並要以同理心去包容他人的特質或缺點。例如工人姐姐為我們服務,值得讚許,卻不能因為她是家傭而看不起她;更不能因為她的種族、文化、膚色等因素而排斥她。
當看到他人比自己優勝時,家長可教導孩子以他人為榜樣,提升自己的表現。當發現自己比他人優勝時,家長則要向子女灌輸謙虛的概念,不妨與孩子討論《龜兔賽跑》的故事,避免他們驕傲自滿。
助促進人際關係
3歲以下的小朋友主要是模式化學習,對事物的看法也只是局限在表面性和情緒性上,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即使是稱讚他人,亦是流於表面。家長可讓孩子就着別人的優點進行稱讚。孩子也在讚美別人的行為中,得到別人的正面觀感,久而久之,這種良好的行為就會成為一種固定的習慣。隨着孩子思維水平提升,逐漸學會撇除外表因素,發展到能夠發現別人的內在美,此時的讚美和欣賞,便開始具有意義。透過欣賞教育,小朋友逐漸能了解並尊重他人或文化價值,有助他們擴展人際關係。
留意稱讚反效果
有研究顯示,幼兒在2至3歲左右的階段,對於任何稱讚都會照單全收,感覺良好。當孩子的認知水平提升後,部分人會懂得思考稱讚者的動機,他們可能會開始質疑某些稱讚。到了小學階段,學童已經懂得分析事件,過度的稱讚有可能帶來反效果。因此,家長就要對孩子的好表現,進行「有的放矢」的稱讚,並且要着重欣賞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強調事情的結果。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