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都陪小朋友看過電影《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對於故事中的5種情緒都很熟悉——希望阿樂(Joy)常出現,阿愁(Sadness)不要走失,阿躁(Anger)、阿憎(Disgust)和阿驚(Fear)可以平靜點……至於Bing Bong,你還記得嗎?它是集粉紅色大象、小貓、海豚於一身的棉花糖公仔,是女主角的「幻想朋友」(Imaginary Friend)。很多小朋友都有一個自己才看得見的朋友仔。這是他們的幻覺嗎?抑或是家長了解孩子的秘密條鑰匙?我們聽聽專家怎樣說。
「幻想朋友」是發展的標誌
直至20世紀90年代,心理學家仍然擔心「幻想朋友」是兒童情緒不穩或心理出現問題的表現。隨着多年來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的不斷研究,開始肯定這是幼兒心理發展的標誌之一。在早年,美國University of Oregon和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心理學團隊在研究中發現,3至7歲的小朋友中,有近65%的小朋友都曾有「幻想朋友」。孩子通常都知道「幻想朋友」是假裝的!它們往往反映出兒童的渴望或需要,更會隨着兒童的成長而轉換形象,甚至會一直「存在」至青少年期。
「幻想朋友」的好處
上述研究指出,「幻想朋友」很多時反映兒童的內心,例如在不高興時,「幻想朋友」也會不高興,這可能是兒童在協助自己抒發情緒。「幻想朋友」也可能是兒童的理想投射。例如:被欺凌的孩子會幻想超級英雄朋友為他伸張正義;不會游泳的孩子能在「朋友」的「協助」下在大海暢泳等等。「幻想朋友」可能成為孩子友面對困難的支柱,使他們將自我心理調節到一定的平衡。
另外,研究也發現,擁有「幻想朋友」的孩子創造力、想像力較強。他們不斷在腦海中創造理想「朋友」,創造「朋友」之間的對話,無形中提升其創作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將情緒轉換成語言的能力。大人或以為孩子虛構朋友是因為他太內向、不善社交,但研究卻顯示,有「幻想朋友」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強。
幻想提升思維靈活度
在去年底,美國University of Oregon心理學系榮譽教授Marjorie Taylor和其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探討8至12歲受訪兒童創造幻想世界的研究報告。發現17%的兒童能鉅細無遺地描述自己的幻想國度,當中有很多奇異的事物,例如蜂蜜噴泉等。孩子們將故事與朋友分享後,又會獲得靈感,將幻想世界變得更豐富。研究也發現,擁有幻想世界或幻想朋友的孩子,語言理解及執行功能與一般孩子無異;換言之小朋友的幻想不會影響其正常發展。研究人員推測,由於孩子的思維能在「開放性思考」與「專注現實事物」之間自由轉換,因此具幻想世界的兒童思維靈活度可能更高。不過,Marjorie Taylor也發現創造力高的兒童在自制力方面較薄弱。
(來源:《Paracosms: The Imaginary Worlds of Middle Childhood》- Imagination Research Lab, University of Oregon,2018-11)
善用「幻想朋友」
其實,大多數「幻想朋友」只維持到童年晚期或青春期早前便會淡化,是一種兒童發展的暫時性心理現象,父母大可以不加干預。與其直接拆穿「幻想朋友」不存在,使孩子感到難堪,家長倒不如嘗試接受它,並透過和「朋友」對話了解孩子的想法。例如:孩子不想做某事,他可能會說「小吉(化名)不想做」。家長就可以順勢問:「小吉為甚麼不想做啊?他知不知道做完可以去公園玩?」繼而從「朋友」口中,了解到孩子不想參與的原因。
甚至可以直接向「朋友」提議,如:「青菜很有營養,但小明(孩子的名字)不喜歡吃,你叫他多吃一點好不好?」又或者,「小吉會自己穿衣服,小明還不會呢,你示範給他看好不好?」藉此引發孩子表現良好行為。
後記
家長善用「幻想朋友」的同時,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鼓勵他表達個人感受;更要多帶孩子接觸同齡人,協助他們與真實朋友產生良好互動。屆時,他們的注意力會轉移,「幻想朋友」的需求度也會降低。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