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飲食界興起一片「走塑」的環保風潮,但外國把飲食環保更推前一點,用食用原材料研製出可食用的餐具,例如意粉飲管、素化筷子、海藻杯等,尤其吃完外賣後可把這些餐具直接吃掉,不製造多餘垃圾,即使被丟棄,它們也可以在環境中迅速自行分解,將環保推到極致!
意粉飲管
英國商人研製出「意粉飲管」,用小麥和水製成,只需一日就可被生物降解,十分環保。這款飲管只可用來飲凍飲,放入凍飲中一小時也不會變形,而且沒有味道,不會影響飲品的味道,唯一缺點是不可用來飲熱飲。韓國也有公司研發出「大米飲管」,成分有七成是大米,三成是木薯,能在熱飲裏浸泡兩至三小時,在冷飲則可維持更長時間。
素化筷子
日本推出可食用筷子,由用作製造榻榻米床墊的材料「蘭草」製成,蘭草所含的食物纖維相當於60棵生菜,用餐完畢後可把筷子吃掉,既可增加纖維攝取量,又環保!
常綠碟子
德國公司研發了葉製碟子,由印度用於製造墊子的棕櫚葉壓成,具抗水能力,而且和塑膠碟一樣堅固,卻可被生物降解,十分適合戶外活動使用。而在生產過程中,不會有樹或植物被砍伐,不會對環境帶來傷害。
海藻杯
美國產品設計師設計了一系列由含有大量膠原的海藻植物——「大菜」製作而成的海藻杯,並注入有機甜味劑和水果蔬菜提取物,讓杯子裏的食物吃起來時特別香甜。被棄置的杯子亦能在短時間內被分解,不製造廚餘,令環境零負擔!
素化匙羮
香港本土也有品牌推出可食用餐具,由小麥、高粱、玉米澱粉、糖和鹽製成,不含防腐劑、人造香料或色素,因此可安全吃掉。不過,這款匙羹在熱湯中浸大約五分鐘內就開始軟化,所以不能浸泡在熱湯裡太長時間。
圖片來源:Stroodles, Livekindly, loliware, ohashitatami, Leafplate/Spoon Eat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