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如果每天不願做功課,默書測驗成績欠佳,就會被確定為「懶惰」,究竟這是真相嗎?
不少個案顯示,學童出現不願做功課、寫字東歪西倒、考評成績差劣等情況,並不是因為他們懶惰及欠缺學習動機,原因是患上「讀寫障礙」。
每 10 個兒童就有 1 個患者
懶惰是指某人有能力卻不認真努力做事情,但讀寫障礙患者的問題,正正是能力不足。讀寫障礙是特殊學習障礙的一種,患者的腦部左右顳葉結構異常,有指或與遺傳基因有關。研究顯示全球平均每 10 個兒童中就有一個被確診患上讀寫障礙,而本港每 100 名兒童就有 10 至 12 名為不同程度之患者。
讀寫障礙不等於智力問題
患者腦部的結構異常,影響他們處理文字的能力。我們處理文字時,要掌握文字的發音、外形和意義以及三者之間的聯繫,患者在這方面會出現困難。他們在閱讀和書寫時會難以辨別字詞的讀音和字形的差別、難以準確及流暢地認讀及默寫字詞、做功課時字體筆劃不齊,抄寫時或抄漏或多添筆畫。
家長要注意的是,雖說患者的腦部結構有異於一般人,這並不代表他們的腦部有缺損,這些異常的特徵也沒有影響患者的智力。讀寫障礙的孩子不笨也不懶,但他們做作業需時較長,且經常表示疲倦,即使努力溫習,默書成績總是欠佳。這些表徵容易被標籤為「懶惰」,影響孩子的自我形象。再者,處理文字的障礙長遠會影響患者的閱讀能力及學習能力,不可以忽視。
與學校互相配合
讀寫障礙暫時沒有藥物治療,但家長如懷疑孩子有讀寫困難,應通知學校以便進行甄別及提早介入,學校會按照需要提供支援,例如減少抄寫類習作等功課調適及輔導。考評時也會作出特別的安排,例如加時或提供特大字體試卷。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