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期將至,孕媽的心情也隨之激盪,但例行檢查時,卻發現寶寶沒待在正常胎位?那該怎麼來改善呢?
1.胎位是什麼?
孕期的前期與中期,寶寶會在子宮裡不停移動,因此,大多數時間裡,寶寶會不停地變換位置,然而,隨著寶寶發育得越來越大、而母體的子宮容量有限,行動上也就有所限制,到孕期結尾時,寶寶會逐漸處於相對的固定位置,即是胎位。
2.胎位有哪些?理想的胎位是?
有時候,寶寶不會處在完美的胎位,而有些胎位會使生產過程較為複雜。
1) Anterior前位
寶寶的頭部朝下、臉部朝向母親背部,而寶寶下巴朝向自己胸前。這個姿勢通常被稱為枕前位,或是頭產式。
寶寶頭最窄的部分可以擠壓過宮頸,幫助打開產道,大多數的寶寶在33-36週時,處於這個位置,這也是最理想、最安全的胎位。
2) Posterior枕後位
寶寶的頭部朝下、但臉部朝向母親肚子,這通常被稱為枕後位,約有1/10機率的寶寶處於枕後位,不過,大部份的寶寶會在產前自發地扭轉到正確位置,僅有少數機率不會扭轉,處在這位置的寶寶,可能會延長產程,並加劇產婦的背部疼痛。孕婦可選擇無痛分娩,稍加舒緩生產的疼痛。
3) Breech臀位
寶寶的姿勢像是坐著,臀位又可區分為以下三種:
完全臀位
寶寶的臀部朝向產道,雙腳則交疊放在膝蓋上,且雙腳靠近臀部。
伸腿臀位
寶寶的臀部朝向產道,但雙腳伸直且靠近頭部。
足式臀位
寶寶的其中一隻腳、或是雙腳朝向產道。
無論何種臀位,都不利於生產,儘管多數的寶寶出生後仍很健康,但少數也可能有先天缺陷或生產時有外傷。
4) Transverse lie橫位
寶寶在子宮裡呈現水平的姿勢,被稱為橫位,在生產時非常少見,醫師可能會考慮進行剖腹。這種胎位,可能導致媽媽在破水時臍帶脫垂(臍帶滑落至子宮頸口、陰道內,可能造成寶寶缺氧)。
3.如何改善胎位?
如果30週了,寶寶仍處在不適當的胎位,醫師會建議孕媽做膝胸臥式,來改善胎位。
膝胸臥式步驟如下:
1) 跪在地上,將雙臂放在頭部兩側。
2) 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膝蓋著地,抬高臀部。
3) 大腿需與地面垂直,胸部盡可能地貼緊地面。
孕媽要切記,先維持這姿勢2-3分鐘,再到5分鐘,之後進展到每日早晚各做10-15分鐘,而做膝胸臥式需在空腹狀態下進行,如果有宮縮,毋需再勉強,先暫停再繼續。
資料來源:
healthline.com
medicalnews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