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歷史悠久,連《聖經》也有記載的樂器,憑著獨特討喜的外型與親和簡易的發聲方式,為無數小孩和父母開啟心靈治療和溝通的大門。想用一種悅耳輕鬆的方式了解子女,建立良好親子關係?馬上看 Champimom 的豎琴治療師羅兆愉專訪。
「我想你運用你的想像力、你的創意想像你在彈奏的是一頭怎樣的動物。」
「獅子…雄性的。」
「如果這是個你認識的人,會是哪一位?」
「是……爸爸,因為他有時好惡、好大聲!」
「真的很嚇人,那麼獅子也會有溫柔的一面嗎?」
豎琴的兩種特點
剛才的豎琴聲及對談來自音樂及心理治療師羅兆愉 (Fanny) 的診療室。Fanny 有多重身份,她不單是位豎琴老師,亦是心理輔導員、英國註冊音樂治療師及大學講師(主講兒童發展),她會透過不同方法達至情緒、社交、語言、認知等多方面的治療目標,而彈奏豎琴是其中一種治療性的活動。
在香港,學豎琴算不上熱門課餘活動,但近年卻愈來愈普遍。少年時代開始學習豎琴的 Fanny 認為豎琴的外型及發聲方式均十分獨特。「你看,它像不像一個心形圖案?豎琴的外型很討喜,小朋友很少會覺得豎琴有壓迫感。在聲音方面,豎琴聲調柔和,而且發聲方法很簡單,你只要輕撥一下就能發聲,對小朋友來就像是一件有 cause and effect 的玩具。」
相信「開心」是正確選項
豎琴的特別之處讓它成為心靈治療過程中的好幫手。「豎琴吸引治療的對象與它連結,在這情況下也是跟我連結,一個治療的關係就形成了。年紀較小的對象,我會先讓他們在幾種基本情緒中作選擇,再用音樂去演繹、一同去感受:『你今日覺得怎樣?開心、不開心、憤怒、平靜?』不少應診的孩子最初會選擇『開心』,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這不是反映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只是他們都『學』會了『開心』是正確的選項。」
這些兒童成長到青少年,甚至到成人階段,都會傾向壓抑和漠視自己情緒需要,以致出現情緒、行為問題,影響學業、工作、人際互動、與家人甚至親密關係,影響深遠。「很多時小朋友在媽媽爸爸眼中可能有行為上的問題,或是經常玩電玩,又或者是經常發脾氣,所以當父母帶孩子來見我,都希望在那些方面得到改善。然而小朋友的每一個行為問題背後是一種感受,每一個感受背後是一種需要。」例如有一位中學生,他經常在學校打架,原來他父母都很忙碌,但每次他打架,父母就會去學校接他,他打架是希望得到爸媽的注意。」
「所以我們要解決的,不只是症狀,而是了解行為背後的隱藏訊息,從根源入手。」
父母意識到自己也有需要
多年來,Fanny 接觸的個案也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明白他們有各種限制和困難。「例如自閉症的患者,他們跟別人溝通,或在認知自我感受上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她一直嘗試透過不同的媒介去跟他們溝通。除了音樂還有視覺藝術,Fanny 今天邀請應診者透過繪畫表達情緒,用不同的感官活動去感受了解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她還會透過多元化的玩具或情緒卡來引發孩子的想象力,一起探索那個未知的內心世界。
在治療的過程中,工具和方法都很重要,但 Fanny 強調治療師的真誠、無條件的接納、耐心的聆聽才是解鎖的關鍵:「要改善行為,就要掌握孩子的情緒密碼,就要先接受、尊重他們,任何情緒也可以被聆聽、接受,如果太快落閘,就會失去重要的訊息,錯過了解孩子的機會。」
Fanny 發現除了孩子,不少父母在育兒路上也感到沉重的壓力。「有些家長最初帶子女來應診,後來他們慢慢發覺自己也有需要,我很榮幸、感恩能與他們一起走過高山低谷。我希望透過這些治療,讓父母更明白孩子的心,同時幫助孩子找回自己,重建親子關係。」
最後 Fanny 想透過英國心理學家 Donald Winnicott 的「夠好的母親」去勉勵 Champimom 的爸爸媽媽:
「The way to be a good mother is a good enough mother - 你只需要夠好,不需要完美。」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