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懷孕所賜,孕婦迎來前所未見的豐滿上圍。每人體質不同,有些人甚至增加了兩個罩杯。但畢竟是短暫的生理現象,有沒有方法防止雙乳下垂?
自受孕起,乳房開始為育兒做準備
從受孕開始,身體就開始分泌荷爾蒙,乳房開始積聚更多的脂肪。體內血流量增加,皮下血管也因乳房的脹大變得顯而易見,一切的改變是為孕育胎兒及哺乳作準備。
乳房是由乳腺、結締組織與脂肪所組成,乳腺組織在荷爾蒙作用下產生變化,使乳房明顯脹大。此外,隨著孕婦體重增加,也左右著乳房中脂肪的多寡,影響著孕期的胸圍大小。支撐著乳房的締結組織,會跟著乳房脹大隨之延展,脹越大、締結組織越容易彈性疲乏,產後一旦停止哺乳,便容易造成胸部下垂。
到了懷孕中期(12~24 週),乳腺組織就逐漸開始分泌初乳,只是受到體內高濃度黃體素的抑制下並沒有大量分泌。直到分娩後黃體素下降,乳房在泌乳激素的催化下,開始充盈著飽滿乳汁,胸圍尺寸也跟著來到人生的巔峰。
泌乳量跟乳房大小無關
產後的泌乳量與乳房大小完全無關。有沒有豐沛的母乳,取決於是否掌握「產後 1 小時」泌乳激素大量分泌的黃金時間、積極地親餵促使身體分泌充足乳汁以及營養均衡等條件。乳房的大小則由脂肪量決定;隨著哺餵母乳 6 個月後,乳房中為了育兒而聚集的脂肪會漸漸消退,身體狀態逐漸回到孕前,原先支撐著脹大乳房的締結組織也會隨之鬆弛、失去彈性。
產前產後預防胸部下垂的方法
雖然胸部下垂程度取決於先天的個人體質,但還是可以透過後天的方法來補救,避免胸型嚴重走樣,可分為「產前」與「產後」兩部分來說。
「產前」
1.避免孕期體重增加過多
體重不過重,能防止肌膚過於延展。產後也不要急於短期內瘦身;體重的急速變化是造成胸部容易下垂的原因。
2.選擇舒適、具彈性的孕婦內衣
提供乳房保護與支撐,減輕乳房締結組織的工作量,降低締結組織失去彈性的可能性。
3.保持胸前肌膚彈性
避開乳暈和乳頭部分,從頸部到胸前肌膚,持續使用護膚乳液、護膚油來保養,以維持孕期肌膚狀態。雙乳肌膚則輕輕擦拭帶過,切勿按摩引發宮縮。
「產後」
1.採取遞減式退奶
從減少飲水量開始慢慢地降低泌乳量,同時拉長擠奶的間隔時間、減少擠奶次數,讓大腦接收到需求量下降、泌乳量也會逐漸下滑。重要的是拉長退奶過程,切勿採用速效的退奶針方式。在逐漸退奶的過程中,別忘了從豬皮、豬腳筋等食物中攝取膠原蛋白,從食補予以肌膚彈性。
2. 穴道按摩
等到完全退奶之後,可按壓大包穴(身側腋窩下方約 15 公分處),還有以乳頭為中心上下左右的 4 個穴道,分別是鷹窗穴(乳頭上方約2指寬處)、乳根穴(乳頭下方約2指寬處)、天谿穴(乳頭外側、靠近手臂約3指寬處)以及兩側乳頭連接的中心點則為壇中穴,皆為理氣、活血的美胸穴位。每個穴位按壓 10 次,每次按壓都稍作停留 1-2 秒,5 個穴位都按完為1回,建議每天進行 5 回效果最佳。
3.鍛練胸大肌
乳房依附在胸大肌之上,胸大肌等同於乳房的地基。當胸大肌越發達、緊實,越能夠幫助維持堅挺的胸型,防止胸線下移。簡單鍛鍊胸大肌的運動有兩種:第一種為採雙膝跪地做掌上壓;第兩種為採站姿,雙手在胸前合十、手掌同時出力。每個動作進行 10 分鐘,就能輕鬆鍛鍊胸大肌、雕塑胸型。
唯有產前、產後、由外到內積極地保養與調理,才能讓胸部維持在良好狀態,想要產後擁有美麗胸型,千萬別偷懶。
想知道更多 孕期 / 產後 資訊,馬上參加Champimom孕媽媽尊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