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吃兩人補」是孕婦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最後是補到胎兒還是肥到媽媽,生產後才見真章。如果補不夠使胎兒過小、擔心生長落後;但是補得多、胎兒體重超前就一定比較好嗎?
全球新生兒有 9% 為「巨嬰症」
在美國,足月出生的新生兒平均體重達 2500-4000g。出生體重超過 4000g 以上的寶寶,醫學上則稱為「巨嬰症(Macrosomia)」。全球約有 9% 新生兒為巨嬰症,當出生重量超過 4500g,面臨巨嬰症的健康風險也隨之增加。
對母嬰健康皆造成危害
體型大的寶寶就是好嗎?不,當胎兒過大成為巨嬰症寶寶時,於新生兒、兒童乃至成人時期,可能面臨的健康風險有:
1.血糖低於正常值-嬰兒時期的血糖值,低於多數同齡兒的正常血糖值,引發血液循環不良、四肢顫抖、食慾不振;血糖嚴重過低者可能會影響未來智力。
2.兒童時期肥胖機率高-據研究顯示,巨嬰症寶寶會隨著體重增長,進入兒童時期的體型也會比較容易肥胖。
3.成人後面臨代謝綜合症(Metabolic syndrome)風險-代謝綜合症指的是代謝功能失衡的疾病,包含高血壓、高血糖、膽固醇數值異常,引發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的危險因子高。
不僅是寶寶有健康疑慮,孕婦也會因胎兒太大提高生產困難度,增加分娩的危險因素,像是難以自然產或造成會陰撕裂傷;還可能面臨緊急剖腹、產後子宮無法正常收縮造成的嚴重出血;曾經開過子宮手術或剖腹產女性,甚至有子宮破裂的風險等,對胎兒與孕婦的安危極為不利。
高風險孕婦更應重視孕期飲食與健康
什麼情況下孕婦容易生出巨嬰症寶寶呢?可以從孕婦的血糖、體重管理,以及過去的懷孕史推敲得知:
1.孕婦有糖尿病、體重控管不佳-不管是孕前即患有糖尿病,還是懷孕之後的妊娠糖尿病,如沒有管理好血糖,或是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多,即可能懷有巨嬰症寶寶。
2.預產期超出 40 週以上-尤其是超出預產期 2 週以上,產下巨嬰症的機率增高。
3.曾懷有巨嬰症寶寶-上一胎也是巨嬰症,另外,隨著懷孕胎數越多,巨嬰症風險也逐胎攀升。
4.高齡產婦-超過35歲以上孕婦,也會提高機率。
5.孕婦也是巨嬰症-如孕婦本身出生時是巨嬰症寶寶,因為基因遺傳,也有較大機會懷有巨嬰症寶寶。
了解孕婦的醫療史之外,婦產科醫生也會在產檢時,經由測量子宮底高度數值是否超出範圍、超音波圖像胎兒是否較大與羊水是否過多來判定,並密切追蹤腹中胎兒的成長狀況。
因此,為避免胎兒有巨嬰症帶來的健康危害,婦女從懷孕開始就應留意飲食均衡、注重體重管理,如孕婦身體質量指數即 BMI 值已超過 30 者(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²〈公尺²〉,BMI超過 30 屬於肥胖),整個孕期體重增加應該控制在 5-9kg 以下。如孕前有糖尿病也須配合醫囑,控管血糖水平數值,並在身體許可下進行簡易的運動,像是散步、伸展或是瑜伽等,皆有助於孕婦獲得健康的懷孕過程,以及健康的寶寶。
想知道更多 孕期/產後 資訊,馬上參加Champimom孕媽媽尊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