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完會頭痛?真是難為了媽媽!生產過程腹部痛,生產之後換頭痛。頭痛起來有時真的難以忍受,難道是頭部吹到風?還是坐月期間偷洗頭引發頭痛?
產後雌激素濃度下降會引發頭痛
根據國際麻醉醫學期刊《BJA Education》一篇研究表示,高達39%產婦在產後1週會出現頭痛症狀,而就算是產後6週內出現頭痛、肩頸疼痛等也都屬醫學上「產後頭痛(Postpartum headache)」範圍,且為產後常見症狀之一。
引起產後頭痛的可能原因很多,其中又分作「原發性頭痛」與「繼發性頭痛」,上述提到的研究,有近半數的產後頭痛類型是屬於原發性頭痛。導致原發性頭痛可能性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體內雌激素下降所引發。美國偏頭痛協會(The American Migraine Association states)指出,美國有 25% 孕婦在產前 2 週內出現偏頭痛,因為人體抑制疼痛的血清素,會跟著雌激素濃度大幅下降而減少,才引發產後頭痛。除此之外,產後過於疲勞、脫水、睡眠不足以及照顧新生兒的壓力等,也會出現產後頭痛的症狀。
也可能是疾病引起的頭痛症狀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繼發性頭痛」,背後的因素通常是疾病引起,像是妊娠毒血症、腫瘤或是局部麻醉所致。當中妊娠毒血症,是較容易導致產婦、胎兒死亡或早產的嚴重疾病;妊娠毒血症可能在分娩前後發生,伴隨劇烈頭痛、視力模糊、噁心嘔吐等,當出現不適症狀,需告知醫生進行緊急處置。
而進行剖腹採用的局部麻醉,則可能在產後3天內因施針引發低腦壓頭痛,所以當產婦站立或坐立,出現頸部僵硬、噁心嘔吐、視力和聽力障礙,需警覺並告知醫護人員。臨床上也有長期出現頭痛卻未正視問題的孕婦,因腦部動靜脈瘤出血而不幸身亡的案例,所以,即便是常見的頭痛症狀也不能輕忽。
產後 6 週內症狀應逐漸消失
依據不同因素引發的產後頭痛,有不同的對應方式,若是輕微到中度的原發性頭痛,建議多休息、放鬆心情、補充水分以取代用藥,如疼痛程度已造成困擾,可請醫生按產婦狀況予以用藥改善。如果是因局部麻醉產生的低腦壓頭痛,除了多休息,一般醫囑會交代每日喝下至少2000 - 3000毫升左右的水量、適量攝取咖啡因,即獲得緩解。
儘管頭痛原因很多,但大部分症狀應該在產後6週左右逐漸消失,假設頭痛症狀仍持續,或是出現反應更大的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甚至會從睡眠中痛醒,請盡速尋求醫學治療,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