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歲了,說話怎麼結結巴巴、無法說出連續的句子,有時候還會嘴巴顫抖、身體緊繃,口吃是否需要治療呢?一起來了解口吃的成因、5種常見特徵及應對方法,讓孩子能流暢的說話。
口吃定義與成因
根據美國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ASHA)的定義,口吃是說話時不流暢,無法連貫地說出句子,呈現斷斷續續、結巴、不斷重複某些字或拉長語音的現象,嚴重者還會出現嘴巴顫抖、聳肩、眨眼等身體緊繃的動作。
2~5歲的孩子出現「幼兒發展性口吃」是正常的現象,特別是三歲孩子正處於語言及情緒發展突飛猛進期,當孩子的想法跟表達無法同步,情緒上較為激動的時候,就容易說話結巴;也可能是外在環境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像是父母或老師要求太嚴格,孩子一緊張也會口吃。
▲口吃可分為生理及心理因素
除了心理因素,從生理上來看,造成口吃的因素跟負責語言的左腦區塊有關,科學家發現「持續發展性口吃」的成年人,他們的大腦顳葉比一般人肥大,而且大腦的不規則結構也較為明顯。
口吃的特徵
孩子的口吃特徵,多為句子的不流暢或重複單字為主,且大多會合併以下兩種的特徵,比如:
1.孩子想說又說不出來,容易緊張地比手畫腳,想要借助身體的動作表達,越著急,話越說得含糊不清。
2. 說話時會重複第一個字,或者重複較難發音的字,次數超過2次以上。
3. 說話時會延長發音超過1秒以上,才能說出下一個字。
4. 說話時會斷斷續續地,容易出現不適當的斷句或停頓。
5. 說話時會出現嘴巴顫抖、眨眼、聳肩等肌肉緊繃或頓足的緊張動作。
▲父母放慢講話速度、給孩子充分時間表達,皆可改善發展性口吃現象
「幼兒發展性口吃」不需要矯正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口吃的現象,父母不用刻意的矯正,可以放慢說話的速度,讓孩子能充分理解聽到的意思;耐心的聽孩子說話,給孩子時間表達,切記不可取笑孩子口吃,多讚美他的優點,建立他的自信心;如果孩子生活中出現改變,比如:剛入學、搬家或者換新老師,新的生活讓孩子覺得緊張、沒安全感,爸媽可以跟老師一起協助孩子適應新的變化。
兒童時期的口吃較少需要矯正,只要父母適時的給予孩子協助,大多會自然康復,但是如果三歲孩子的口吃狀況超過6個月以上,就要尋求語言治療師進行詳細評估,藉由專業醫生的協助,讓孩子能夠學會怎麼流暢的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