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程越到後期,經常不由自主地就想動一下腳,想舒緩像是有千百隻蟲蟻在腿裡爬行的搔癢感,不只在腿部,甚至還會蔓延到手臂,尤其越夜越明顯,如果有以上的痠疼、麻癢的感覺,可能是發生了孕婦常見的「不安腿綜合症」。
是一種不動就不會舒服的病症
「不安腿綜合症(Restless legs syndrome)」,屬於一種腦內多巴胺系統失調的疾病,常見症狀為需要經常動動腿部,就像是「不動不舒服」似的,一停止下來麻癢不適的感覺又會出現,尤其當躺下或坐下,以及每到傍晚、夜晚,搔癢感比白天更明顯。其中又分做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的發病多為遺傳因素,繼發性的原因則可能來自缺乏鐵質或腎臟病、糖尿病、神經性相關疾病等。
▲懷孕中後期容易發生不安腿綜合症。
不安腿綜合症影響孕婦睡眠及胎兒發育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醫學圖書館的學術期刊研究內容,女性罹患此病的機率是男性的1.5~2倍,而歐美孕婦的罹病率高達20%、亞洲孕婦略低,不過整體來說,孕婦罹病機率仍高於未懷孕女性。
孕婦究竟為什麼會得到不安腿綜合症,醫學界尚未找到明確的定論,推敲可能與荷爾蒙影響、礦物質不足或是多巴胺功能低下導致,通常症狀出現在懷孕中期(12~24週)、於懷孕後期(24週之後)達到高峰,然後在產前一個月左右逐漸趨緩,直到分娩後4週左右症狀才消失。
那是否會對寶寶造成影響呢?目前並沒有研究結論表示會直接影響胎兒,但不安腿綜合症引發孕婦的睡眠障礙,會間接影響胎兒發育、早產,增加準媽媽妊娠糖尿病、憂鬱的風險。所以,不論是因為麻癢難耐,還是嚴重妨礙夜間睡眠,都要盡早與婦產科醫生反映,以獲得最適切的處理。
▲舒服的就寢環境及固定的睡眠時間,有助緩解症狀。
不安腿綜合症的預防與改善
針對症狀嚴重者,可投以藥物治療,但妊娠期間使用藥物仍存在風險,僅極少數的孕婦患者需要使用藥物改善,部份情況醫生會針對個人狀態,開立補充鎂或鐵的處方予以改善,但大多輕度症狀可以靠日常飲食與作息,得到舒緩、改善。
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SleepFoundation.org)建議,想要減緩症狀的不適感,可以先從以下3點居家照護做起:
1.建立規律、正常的睡眠習慣
盡量固定起床與就寢時間,並確保睡眠時間充足,營造溫度剛好、燈光柔和、床鋪舒適的寢臥環境,與建立自己的睡眠儀式,睡前半小時可做些平緩的事情,像是閱讀或泡澡。
2.日間做些柔和的運動
運動可鍛鍊肌耐力,能協助孕婦度過挺著大肚子可能面臨的各種酸痛,更何況有學術研究佐證,運動能有效改善症狀達39%,即使沒有運動習慣,也該從伸展或瑜伽開始動起來。
▲運動與伸展,都有助緩解不安腿綜合症。
3.按摩、熱敷
當麻、癢症狀又開始時,可以透過按摩患部獲得改善,或是透過泡澡、足浴來緩解,記得水溫不要太燙即可。
飲食方面,可以透過綠色蔬菜、豆類、全穀類、堅果與肉類、海鮮,補充不足的鎂與鐵,並且避免含咖啡因的咖啡與茶,酒精與煙更是絕對不能碰,這些都能協助緩解懷孕期間的不安腿綜合症,讓夜晚能睡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