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了前三個月的不穩定期,就以為能高枕無憂了嗎?其實不能夠大意!根據美國著重在母親和嬰兒健康的基金會《March of Dimes》的統計報導,仍有5%孕婦在懷孕13週之後,失去了她們的寶寶,讓人不能不謹慎視之。
晚期流產的定義
普遍來說,流產(Miscarriage)泛指懷孕20週之前的自然流產,懷孕13週之前的流產,大部分是因為染色體或胎盤異常,導致胚胎、胎兒的停止發育;而孕婦在懷孕13週到19週之間失去了胎兒,則稱為「晚期流產(Late miscarriage)」或「孕中期流產(Second Trimester Miscarriage),看似進入胎兒穩定階段了,仍有5%流產風險,又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
引發晚期流產的原因
根據英國慈善機構流產協會(Miscarriage association)的資訊,造成晚期流產的原因,除了檢測出染色體異常較第一孕期(12週之前~)明確,如唐氏症等,其他因素尚有:
1先天性缺陷
胎兒生長發育不全或有缺陷,像是先天性心臟病、脊柱裂(Spina bifida)等。
▲晚期流產原因很多,胎兒先天缺陷也可能引發流產。
2抗磷脂綜合症(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
是一種增加血栓機率的疾病,好發於女性,當血液中存在「抗磷脂抗體」,即容易使血液於血管凝結成血塊,並可能伴隨著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引發凝血與發炎反應,形成晚期流產的原因之一。
3子宮問題
其中一種為「心型子宮」亦稱作「雙角子宮」,使子宮腔頂端呈現弓一般的形狀,較難受孕也容易流產;另一則是子宮頸閉鎖不全,當子宮頸無法承受胎兒與羊水重量時提早擴張,因而導致流產。
4感染
於骨盆腔的細菌或病毒性感染,造成子宮發炎、骨盆腔發炎、陰道炎、陰道念珠菌感染等等,無適當的治療皆會提高流產風險。
而孕婦在產檢照超音波時,可能已無發現胎兒心跳,或者沒有感受到胎動、陰道出血、不明分泌物或羊水流出、背部或腹部疼痛等症狀,須盡速就醫診治,因為當晚期流產,胎兒仍留在子宮中,可能會增加大出血的危險。
▲流產後身心都需要調養,尤其需要夫妻雙方一起扶持。
流產後身心需調整,避免陷入憂鬱
在孕期任何一個階段流產,都讓人難以承受,不只是身體的耗損,更面臨心理上的打擊。而晚期流產在身體調養上,至少要持續3週以上休養與照護,此外,亦不能輕忽流產後情緒低落,情況嚴重也可能引發程度不一的憂鬱症,如有煩躁、沮喪、異常疲倦、精神難以集中、睡得太多或太少甚至企圖自殘,若情況持續2週以上,就必須尋求醫療上協助。
流產不只女性遭受情緒衝擊,男性也會,只是男性較少表露情感,依香港大學研究顯示,男性比較容易從流產後的情緒低潮中恢復,所以,女性也不能一昧讓自己沉浸在悲傷,卻無意識到另一半的情緒,惟有兩人相互扶持度過這段人生低谷,調整好身心,才能再度迎接健康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