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不喜歡失敗,但人生在不同階段面對不同挫折也是在所難免。所以父母要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要懂得贏,更要懂得輸。而懂得輸這態度更應該從日常生活中開始培養。
預備面對不同挫折
無論對於大人或小朋友,失敗也是一件不容易面對的事。兩歲的孩子會因為砌不到LEGO而發脾氣,小學生會因為成績不理想而令他們無心機,成年人也會因為工作不理想而自暴自棄。人生不同階段也會面對不同挫折,所以從小培養孩子輸得起的個性是十分重要。
鼓勵乃處理失敗的動力
當孩子遇到挫敗,情緒變得暴躁低沉在所難免,所以家長在這時候給予孩子空間和體諒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在這時候強迫孩子再接再厲或教誨他們,因為孩子需要時間去復原情緒。例如孩子玩遊戲時輸了,父母不宜強迫他們立即重新嘗試,孩子們一般也會稍稍休息後再作出嘗試的,父母可在這時候嘉許他們的勇氣和堅持,以達致培養他們輸得起的個性。
另外,當孩子溫習考試時遇到困難而感到煩躁,不要責罵他們,責備的說話只會令孩子的情緒變得更差,也不要為他們解決問題。家長只需要在旁稱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便足夠。例如稱讚孩子遇到困難時沒有放棄、努力嘗試、認真溫習等。這些鼓勵的說話會增加他們處理失敗的動力。
懂得贏也懂得輸
其實家長應從日常生活中,多讚揚孩子遇到困難不放棄或是失敗時不氣餒的態度。例如孩子知道自己在陸運會中必定會輸但仍願意嘗試參加,或曾輸了遊戲,但仍堅持再玩等。在日常生活中強調此價值觀會讓我們的下一代學習到不只懂得贏,還要懂得輸。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