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從來是一門學問,很多家長在親子溝通上感到挫敗,明明為小朋友好,怎麼最後會因為頂嘴而演變成對抗、指責、不耐煩,事後自己也會感到沮喪,周而復始,關心慰問反而成為親子衝突。今天,就讓我們學習更有效的親子溝通法。
讚美>建議>鼓勵
讚美當然比批評易入口,就像三文治將餡料放在中間一層,我們採用正向、反向、正向(positive>negative>positive)的三文治溝通法則,讓「戲肉」的建議放在中間,先以正向表達,明白並認同對方行為背後的動機,再提出具體的建議,最後作出鼓勵。
例如當孩子忘記把重要的家課帶回家,媽咪起初或只是詢問,當小朋友諸多藉口,不願意承認錯誤,甚至頂嘴,媽咪再好脾氣怕亦會動怒,變成意氣之爭。這時候,首先當然要冷靜下來,讓自己平復過後,嘗試採用三文治溝通法。「嗯,你無帶作業返嚟,媽咪知道你一定唔係故意,自己都唔想」。一旦被明白、被認同,小朋友絕少反抗,一定會靜下來,重要的說話自然聽得入耳。「而家無咗作業你一定好煩惱,你覺得我哋應該點算好…我哋不如試下…」逆向提示小朋友,進一步反思,尋求解決方法,又或作出建議,最後不要忘記鼓勵,告訴他:「媽咪知道你一定會處理好。」
說話的藝術
事實上,這個三文治法則,不但適用於親子溝通,在職場、夫妻、師生間亦可以廣泛應用。但切記,在提出建議的時候,千萬不要以「但喺、不過」句式,例如:「我明白你想…但喺你應該…」這樣就會弄巧成拙,所有讚美倒變成作出指責的伏線,更容易令人反感。如上文所述,當意識到自己有情緒反應時,應深呼吸默念數秒冷靜下來,更不要跌落「對與錯」的輸贏陷阱,「贏咗場交,輸咗頭家」。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