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些個案,一名小女孩對媽媽說:「點解唔畀我食雪糕,你根本唔愛我……」另一邊廂,一名小男孩在玩具店門口狂哭,直至爸爸買下他想要的車子……你是不是覺得這些小朋友很蠱惑?想深一層,他們很聰明,懂得用「情緒勒索」來令家長就範。不想被孩子控制住,父母就要了解子女行為背後的原因,再逐一拆解。
情緒勒索 常見於親情
上述這個心理學理論稱「情緒勒索」(英語:Emotional Blackmail或FOG),由美國心理學家Susan Forward, Ph.D.在1997年首度提出,意思是指當人無法為自身負面情緒負責時,就會以威脅或利誘手法企圖掌控另一方、迫使對方順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情況會發生在愛情、親情、友情及或職場關係等方面。
那麼,家長要先自問:平時是否亦經常用威脅或利誘的手段,讓孩子順從?例如「再哭,就不帶你回家!」又或者「我買玩具給你,別哭了!」諸如此類的話,不也是在「情緒勒索」孩子嗎?只是你沒有料到,孩子觀察到父母或者祖父母的行為後,學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而已。
變換模式 逼你就範
小朋友的「情緒勒索」常見情況如下:
1. 稍不合意 立即爆發
小朋友一看到父母不滿足自己的意願,就馬上爆發,例如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彷彿下一秒就會窒息;或者七情上面立即「典地」……總之讓家長感到丟臉,不滿足他們不行。
2. 不達目的 虐待自己
部分小朋友在目的未達到時採取較激的行為,例如撼頭埋墻、打頭、咬手等;又或者採取「冷暴力」,例如不吃飯、一直躲在房間飲泣等。家長見了能不緊張、不心疼嗎?
3. 打悲情牌 引發內疚
小孩子嘴裏說:「媽媽快去抱妹妹 / 弟弟吧,我可以自己一個人玩……」然後,雙眼含淚,唉聲嘆氣。家長是否會內疚自己忽略了孩子?會吧。那就放下那個小東西,來陪我啊。
4. 提出條件 誘使聽話
家長會說:「你考100分,我買XXX給你」,這種利誘孩子也會反擊——「你讓我先打一陣機,我就去做功課」或「買XXX給我,下次考試會進步XX分」;潛台詞就是「不順我意,就甚麼都沒有噢」。
底線倒退 不利教養
當孩子用以上方式威逼利誘你時,家長先不要自亂陣腳,但也不能放任,認為孩子還小,玩一下或吃零食也沒甚麼,長大就會懂;又或是害怕旁人指點就妥協。因為小朋友很聰明,會從家長的情緒、態度及言行看出你緊張的「點」,不斷試你的底線。若然敵退我進的情況履試不爽,家長只能節節敗退。面對孩子的哭鬧,有時父母明知他們是故意的,但亦礙於面子,無可奈何去滿足,或是幫孩子解決問題,使得孩子更擅於以情緒來「勒索」父母,變得更不聽話。
解決問題 宜從教養著手
1. 檢討教養方式
家長自己平時有沒有用相近的手段來令子女順從?如果答案是「有」,則要減少相關手段,以免孩子有樣學樣。要求得不到滿足,孩子當然不高興,家長不必感到內疚感(除非你真的忽略了他),更不能見孩子一不開心,就去迎合他。
2. 宣洩負面情緒
若孩子因為家長不就範而鬧脾氣,家長可將他們帶離現場,到一個安靜的角落,讓子女發洩負面情緒,待負面情緒自行消化後,再和他們講道理。
3. 進行挫折教育
當孩子遇到不如意或失敗時,家長應協助找出事情的原因,教導子女面對失敗,勿將失敗的想法歸咎到其他事物上,來逃避個人責任。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