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稚園的遊戲角,一名小女孩扮演醫生,而一名小男孩則飾演病人,他們正在玩假想遊戲(Pretend Play),亦都非常喜歡玩這遊戲,原來從中可以訓練到小孩的認知、語言及邏輯思維。
對幼兒發展有好處病人:「醫生,我肚痛,好辛苦啊。」
醫生:「你吃了過期雪糕,急性腸胃炎啊,要打針。」
病人:「唔打得唔得啊?」
醫生:「打針快啲好。於是小女孩用長條積木代替「針」,為「病人」打針。」然後還補充:「記得去二樓拿藥。」
幼兒這種經常將自己、他人或物件,代入不同角色來模擬社會生活的遊戲,就稱作「假想遊戲」。有研究證明,它是反映兒童認知能力的重要指標。究竟「假想遊戲」對幼兒發展有何影響?
八個發展階段其實,「假想遊戲」(
Pretend Play / Make-believe Play)亦被稱作表徵遊戲(
Symbolic Play)和戲劇遊戲(
Dramatic Play)。根據心理學家
Piaget在
1960年代提出的假想遊戲發展理論,幼兒
18至
24個月開始出現扮演行為,直到
3、
4歲是扮演行為最高峰。但近年有研究顯示,
5至
6歲後的幼兒,部分仍熱衷於假想扮演遊戲,其扮演行為亦愈趨成熟,在過程中能夠充分展現出物體轉換、情境轉換、故事情節及計劃等。
第一階段
兒童在
1歲半至
2歲左右開始有近似扮演的行為,例如拿起電話咿咿呀呀地模仿大人講電話,或者拿著空的奶瓶扮演喝奶等,但他們未能展現完整的扮演行為。
第二階段
此階段的扮演行為,幼兒會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為主要的角色,再加上其他模仿行為,例如在梳發上裝睡、扮梳頭等。大家可透過遊戲行為,看出幼兒的生活經驗。
第三階段
幼兒到
3歲左右,其扮演行為漸漸脫離自我中心,可運用洋娃娃、汽車、小廚具等,進行扮演活動。他們亦開始觀察成人的行為,並且模仿動作,其扮演的生活經驗能延伸至幼稚園、社區等地。
第四階段
幼兒能採用同一物體替代不同事件,或者不同物體替代同一事件,幼兒一旦將符號與表徵意義進行連結,便是扮演行為重要發展特徵。
第五階段
4歲左右的幼兒,已逐漸脫離物品依賴,即使缺少道具,也能用想像進行扮演遊戲。例如玩煮飯仔時,只有兩個空碟子,但孩子告訴玩伴,紅色的是牛扒、白色的蛋糕,並請他吃。另外,幼兒也開始扮演一些非現實角色,例如怪獸、仙女等。
第六階段
幼兒會為玩具賦予生命,它們能說話、會生活、有情緒。幼兒以它們代替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的扮演表現。例如幼兒左手拿著娃娃,右手拿著汽車,讓兩者進行對話。
第七階段
幼兒會以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地玩,但故事之間未必相關,但慢慢累積經驗,以及想像力、語言進一步發展,假想故事會更長,而會有連續扮演活動。
第八階段
假想扮演發展至最高層次。幼兒能對扮演遊戲進行詳細規劃,有角色分配、故事情節、戲劇對話等,甚至可配合道具等。
助認知、語言、邏輯發展幼兒由
1歲半至
4、
5歲期間,他們所玩的「假想遊戲」,會隨著其成長,包括認知、語言、邏輯等發展而不斷進化。
例如幼兒為了玩遊戲,自己會虛擬不同的語氣,甚至會用到將來式句子、形容詞和不同的動詞。同時,他們試圖編織故事情節,將情節表演出來的過程中,邏輯思維、因果關係的理解和想像力都有極大的發展。而很多幼兒會將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經驗融入遊戲,用遊行的角色去演繹不同的處理手法,亦能進一步提升幼兒的解難能力,並有助宣洩其情緒。「假想遊戲」好處多,家長不妨讓孩子天馬行空,自由地將想像的空間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