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對不起」,有時重於泰山,有時輕於鴻毛。這對幼兒來說也一樣。有時,他們嘴裏說「對不起」,但臉上沒有絲毫悔意;有時,他們寧可哭得滿臉通紅,也不肯道歉……為何他們對道歉有不同反應?外國不少心理學或人類發展學專家,在幼兒道歉行為的研究上,有不少發現,大家不妨藉此了解他們小腦袋裏的看法,再想想如何令孩子能誠心誠意地為自己的錯誤道歉。
道歉的作用
當我們做錯事、說錯話時,會向受影響的人道歉。為甚麼要這樣做呢?因為我們覺得所做之事影響或傷害到他人,內心產生愧疚,繼而以具誠意的道歉行為,去紓緩對方的不甘及傷痛;以期望事件得以平息,自己亦獲得原諒(但無法磨滅已犯的錯誤)。當然,若自己被冤枉,卻被迫道歉,或者覺得沒有做錯,卻要硬著頭皮去道歉,此時道歉的意義就會被扭曲,不可能達到上述效果。
但不能否認,適當地道歉,的確在許多方面都很有幫助。例如道歉可平息對方的怒火,減少被報復的機會;道歉可讓人寬恕,有助重建信任;又或者能引發他人同情做錯事的人等。
孩子對道歉的理解
根據一系列心理學研究報告,指出4歲以上的學齡前兒童,對道歉有下列反應:
1. 在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期刊刊登的研究報告《When the happy victimizer says sorry: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apology and emotion》指出,4歲兒童已能理解道歉的情感意義。而學齡前兒童也會覺得道歉能表達「踰矩者」(Transgressor)的悔恨,並使「受害者」覺得好過一點。
2. 該期刊另一研究指出(Children’s reasoning about the self-presentational consequences of apologies and excuses following rule violations),研究中的兒童覺得,能夠因為做錯事而道歉的人較可愛(more likeable)。
3. 一份美國研究報告(Making Amends: Children’s Expectations about and Responses to Apologies)指出,即使道歉並沒有改善幼兒的沮喪情緒(因為辛苦建造的「塔」被人堆倒了),但道歉可令他們產生寬恕的情感及行為。而他們接受道歉後,較易在他人建議下再次投入遊戲,亦願意與沒有獲得道歉的孩子分享貼紙。
換言之,小朋友會單純地覺得能為自己做錯事道歉的人,對其行為有反省及悔悟,即使道歉不能令他馬上開心起來,但會好過一點。而事過境遷之後,他們亦較容易從不良情緒中抽離,再次融入群體活動,而他們亦覺得道歉者「不錯」。
逼迫不出誠意
小朋友對道歉有著正面的態度,有利於父母向他們灌輸道歉的深層社會作用與意義;但前提是,幼兒必須心甘情願、誠心誠意地道歉。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學者Craig Smith, Ph.D.,他與同伴的一項研究中卻指出,大多數孩子都不認為被迫的道歉是有效的。被父母提示而作出的虛假道歉,只不過是想取悅父母,或是想避免負面後果。
而想要讓孩子真心領略道歉的意義,父母應在日常生活中,耐心教育他們何為「踰矩」行為,例如打斷談話、破壞遊戲規則、欺負其他小朋友等;以及該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他人又會有何感受(同理心教育),孩子才會明白自己對他人造成的影響或傷害,才能引發其內心的愧疚,促成真誠的道歉行為。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