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一宗暖心的新聞,在澳洲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伯伯60年來,堅持每周捐血,救助超過240萬嬰兒。全因在他的血液中有獨特抗體,可用來製作Anti-D抗體疫苗,防止新生兒因溶血症。到底新生兒因溶血症是什麼呢?我們邀請了本港婦產科專科醫生李文軒醫生為大家釋疑。
1. 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症」?
孕婦身上的抗體經由胎盤傳到嬰兒身上,破壞了胎兒的紅血球細胞,紅血球細胞溶解即造成溶血。
2. 新生兒溶血症的成因是什麼?
成因眾多,主要成因有二。
Rh血型不合:當母親血型為Rh (-),而爸爸和胎兒也是Rh(+)時,胎兒紅血球細胞會帶著Rh抗原進入母體,令母體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相遇發生溶血。這種情況較容易出現於第二胎或往後的懷孕中。
ABO血型不合:當母親的血型是O型,爸爸和嬰兒的血型也是A或B型時,母親的免疫系統便會製造抗體破壞胎兒的紅血球細胞,造成溶血。ABO血型不合比Rh血型不合更少見。
更罕見的情況是,如果母親體內存在一些稀有抗原,如Anti-E抗體、Anti-C抗體和Anti-Kell抗體。它們經胎盤傳到嬰兒身上,便會引起溶血。
3. 哪些血型的孕婦是高危一族?
雖然很少女性的血型是Rh(-),但是血型為Rh(-)的母親屬高危一族。
另外,O型血的母親也有一定風險,可是ABO血型不合引起溶血症的機率並不高。
4. 第一胎有溶血症,第二胎也出現的機率會更高嗎?
通常第一胎出現新生兒溶血症的機率較低。懷孕次數愈多,出現溶血症的機率愈高。
5. 患病的寶寶會出現什麼症狀 ?
在懷孕期間,會引起胎兒水腫,併發症如肺水腫、全身水腫和呼吸困難,嚴重可引致流產。
嬰兒出生後會罹患黃疸,甚至核黃疸。核黃疸會令膽色素增加,並進入嬰兒腦部,造成腦功能受損。
其他情況如脾臟腫大、嚴重貧血、智力發展遲緩和肌肉僵硬等等。 每個嬰兒情況不一,如有顧慮,應向兒科醫生徵詢意見。
6. 如何預防新生兒溶血症?哪些人士應該在產前做相關檢查?
產前血液檢查可驗出母親血液的Rh狀態和血型。確認為O型血的母親在產檢時可告訴醫生妳的顧慮,讓醫生在做超聲波檢查時,多留意胎兒有沒有水腫的情況。
如果血型為Rh(-)的母親,應先讓先生做血液檢查。如先生屬Rh(+)時,建議持續用血液檢查監測母親體內抗體的狀態,並以超聲波檢查確保胎兒沒有出現水腫。
如先生屬Rh(+),同時母親血液檢測已經發現了母體內存在抗體,可為嬰兒以羊膜穿刺術檢驗血液。注意羊膜穿刺術可能會造成0.1-0.2%的流產風險。
李醫生補充,通常懷孕28-30周時和生產後,血型為Rh(-)的母親體可以請醫生為她們注射Anti-D抗體。Anti-D抗體可以對抗引起溶血症的抗體形成,以及防止下次懷孕出現溶血症的問題。孕媽媽們不用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