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引產」還是「順產」,都是以嘗試陰道分娩為前提。假如孕媽有胎盤前置、胎位不正、內科疾病如心臟病、擋住子宮頸口的肌瘤或囊腫等問題,或因曾剖腹而不想嘗試順產都建議剖腹生產。那麼「引產」跟「順產」的過程有甚麼區別呢?一起看李文軒醫生的解釋。
順產和引產的過程
「順產」的過程是胎兒自然作動,孕媽出現規律性的子宮收縮,繼而子宮頸打開,然後把寶寶從產道生下來。
「引產」的目標就是穿羊水,再使用到引產藥水令子宮收縮,促使胎兒的頭向下墜,從而打開宮頸。然後,子宮收縮的頻密度和力度會隨之增加,形成一個循環,直到寶寶誕生。
有些孕媽較難穿羊水,如首次分娩或宮頸未夠成熟的媽媽。這時候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塞藥令子宮頸放鬆,需時1-3日;二是用一條連接小氣球的喉管打開子宮頸。
引產的風險
「引產」是用人工方法令孕媽作動,風險比順產高。倘若孕媽未能成功穿羊,就不能使用子宮收縮藥水,最後只好採取剖腹生產。假設成功穿水,在給予子宮收縮藥水後,子宮的收縮度足夠,如10分鐘有3-4次,並維持了8-12小時,產程仍然沒有進展的話,亦需要改以剖腹生產。另外,子宮收縮藥水份量要控制好,子宮收縮過於頻密,會增加子宮傷口爆裂的風險。
「引產」會增加第一和第二產程的時間,增加分娩困難的風險。如果宮頸完全打開後出現分娩困難,則需要使用產鉗或吸盤幫助寶寶出生。
雖然機率只有低於1%,使用吸盤可能引致寶寶頭部流血;產鉗也有可能令寶顛的頭骨破裂。對於孕媽來說,「引產」比「順產」引起更多產後出血。
李文軒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