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懷孕不能搬家,怕驚擾到胎神,導致胎位不正。其實,孕媽都希望將寶寶平安產下,絲毫不敢怠慢孕期的一舉一動,因此,我們更應該以科學的方法去驗證。
為何會發生胎位異常?
目前仍無法確定胎位異常的原因,然而,如果出現以下情形,就可能伴隨出現胎位異常:
1) 胎兒因素:
早產:胎兒普遍體重較輕、頭也不大,不容易固定在母體的骨盆腔,導致胎位異常。
巨嬰症:指出生時超過8.8磅的寶寶,在母體內較不容易翻轉。
先天發育異常的胎兒(例如水腦症、染色體異常等):水腦症會導致胎兒的頭部較重,無法在子宮裡翻轉;染色體異常或其他先天性異常,胎兒的某個身體部位容易較大,無法翻轉,因而造成胎位異常。
2) 母體因素:
母體的羊水過少或過多:羊水過多,會讓胎兒的活動範圍太大,因而影響到胎位;羊水過少則會因為活動範圍小,無法正常活動或擁擠,故胎位也會受到影響。
前置胎盤:會佔據到胎兒生長的空間,有此情形的孕婦,時常合併胎位異常。
子宮畸形(例如雙角子宮):雙角子宮又稱「心型子宮」,看上去像是愛心,是子宮腔上方突出兩個角;假如孕媽的子宮先天性構造較常人不同,到懷孕時期,較易壓迫到胎兒生長空間,故導致胎位不正。
有子宮肌瘤:肌瘤過大或過多,可能導致子宮腔扭曲或變形,進而導致胎位異常。
3) 懷上多胞胎:
孕媽的子宮被撐得過大,較為鬆弛,可能會有一個寶寶在正常位,一個卻胎位異常。
4) 多次生產:生過多次的孕媽,可能因為子宮或腹肌較為鬆弛,支撐性較弱,使得胎兒不在正常位置。
另外,如果是已生產的婦女,卻連續兩胎都有胎位異常的情形,也需要做婦科檢查,確認子宮的健康狀態。
胎位調整方式有哪些?
如果過了30週,肚中的寶寶還未乖乖地轉正,孕媽可以嘗試以下方式:
1) 坐下時,將骨盆輕微傾斜,並朝向前方。
2) 當孕媽坐著時,時時確保臀部高於膝蓋的位置。
3) 如果工作需要長時間坐著,記得找個時間起來走走、舒展身體,讓寶寶也有機會一起活動。
4) 開車或在車上時,使用椅墊將臀部輕微抬起,並朝向前方。
5) 嘗試膝胸臥式:最常見的改善胎位的運動,孕媽得先跪在地上,將雙臂放在頭部兩側,並把雙腿分開與肩同寬,同時要膝蓋著地,並抬高臀部。此外,孕媽的大腿要與地面垂直,而胸部儘可能地貼緊地面。
如果運動都沒有效果,醫生也可能在與產婦討論後,在孕程後期 (約36週後) 施行胎兒外轉術 (External Cephalic Version,ECV),醫生會先注射安胎針,再將胎兒頭部朝向產道。不過,此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例如臍帶纏繞、胎兒窘迫或是胎兒的心跳降低等,因此,目前較少醫生選擇這樣操作。
資料來源:
healthline
medicalnewstoday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